孔子的墓碑前面有一座矮墙,传说是与康熙帝有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您知道孔子的墓碑前面,为什么要建造一道矮墙来遮住墓碑呢?而且还只是遮去了三分之一,让墓碑显露出的字样为“大成至圣文宣干”。到底为什么要将“王”字最底下的那一横给遮挡住呢?传说是与康熙帝来祭拜孔子墓之行有关。
孔子的墓碑有玄机
实际上,在上古时代都是“有坟无墓”的。所以,那时孔子的墓地并没有成坟的土堆,倒是有两座石碑,孔门弟子们都是待在那里为孔子守墓,而孔鲤、孔伋等等孔家后裔也都相继结冢安葬在那里。
历代帝王持续追封追諡并封赐田地、墓田、增建殿堂后,导致孔子的墓地在清代时,已经扩展至3000多亩的墓园,并被世人称为“孔林”或“至圣林”。据悉,在孔林中,孔氏家族的坟冢就有万余座,墓碑4003座,历代石像或石仪85对,古建筑116间,林墙则有5591米。由于孔林中又有大批著名的汉碑、明清书法大家亲笔的墓碑,所以那里已成了碑林。
孔子墓前有一座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的墓碑,可是前方又多了一道矮墙,把墓碑上的字给遮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干”七大字。您可能会觉得奇怪,墓碑是供人观看的,可是为什么要建盖这一道具有影壁(又称照壁、南墙)遮蔽视线的功效的矮墙来档碑字呢?害得最下面的“墓碑”两个字不见了,连“王”字都被遮挡成为了“干”字。
孔子墓碑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可是却被一道矮墙给挡住了王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矮墙挡孔子墓碑有两种传说
据说目前公认的主因是为了不让皇帝见到碑上的“王”字,而产生不快和尴尬。民间亦流传两种相关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前往孔林准备祭拜孔子时,忽然停止动作,没有真的跪拜下去。康熙只是尴尬地站立着,文武百官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是呆愣着。这时,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随即明白原由,他马上派人拿来一匹黄绸,将“文宣王”这三个字给遮盖,并添加“先师”二字,使得墓碑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康熙帝见状,才又开始祭拜起孔子来。为了避免再度发生相似情况,孔子的墓碑前就建造了这道矮墙。
第二种说法与第一种说法类似,只是遮挡“王”字的做法不同:孔子后人要求工匠把“王”字的那一直竖拉长,致使日后再有帝王来祭拜孔子时,也可以因为从正前方见不到完整的“王”字,而省掉不必要的窘况。
除了上述两种,民间还流传其他传言。虽然都煞有其事,可都不是出自于史籍。不过,孔子的墓碑与前方的矮墙如此设计,应该是有特殊用意的。据研究者考察,得出两项有趣论点。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要拉长“王”的一直竖。
研究者推论传说应有理
从文字学与书法学的研究角度来分析,“王”字那一直竖刻意拉长之说,其实是不合理的。金文中的“王”字,类似于小篆中的上两横间距小,而下两横间距大的写法。孔子墓碑上的“王”字,是标准的小篆写法,故不属刻意拉长直竖之说。
接下来则是研究者推论出的第二种说法。
史籍虽然不曾记载康熙首次祭拜孔子就因“王”字而不愿下跪礼拜,但这一种说法其实是有道理的。不过,实际的问题应该不是在于那一个“王”字,而在于封号。墓碑上的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是元代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所封赐的,墓碑上的字则是明代官吏黄养正所题写。重点就在这里,因为清代朝廷也有给予孔子新的封号!
在顺治二年,顺治帝又给予孔子新的封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只是墓碑上依旧是由明代人所题写的元代封号。所以,康熙在见到孔子的墓碑时,自然是觉察到上头并不是先帝给予的新封号,因而选择站立不动,直至旁人适时处理。
研究者表示,帝王可能是因为封号问题而不躬拜的这种推论,其实是与传说中的“遮住‘王’字,后写上‘先师’两字”相互吻合的。而且,文物是不能因为改朝换代而随便毁改的。孔子后代应是在康熙拜祭之后,又在墓前加上了一座奇特的矮墙,再加上又有百姓为此事添枝加叶或自行臆测背后因素,才逐渐衍生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民间传说了。
无论实情究竟如何,康熙因为一个“王”字而不跪拜孔子的这一则传说,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很多人都已经认定这就是事实。不过,细细探论,一道矮墙将墓碑遮挡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干”七大字,仍十分有意思的。若您能亲身走一遭,不妨与友人讨论讨论,或许您能另生他想呢!
《康熙南巡图》(局部)。(图片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参考资料
杨加深〈孔子墓碑的传说与真相〉(腾讯网)
〈魏谷:孔子、历史和中共(一)〉(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