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人口红利消失不能再推动经济,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3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滑,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掩盖人口危机,并称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但分析指人口红利消失不能再推动经济,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月2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
公报并显示,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死亡率为7.87‰;自然增长率为-1.48‰。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发表对《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解读并称,当前大国博弈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仍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关键期,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挑战。
盛来运说,从要素禀赋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较前一年减少208万人。中国人口在2022年末同比减少85万人,为1961年大饥荒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上海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科与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左学金去年11月出席研讨会时指出,中国人口负增长趋势可能延续到下世纪,应加速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需求结构转型。
中南海智库发布人口危机预测报告
中国去年的人口出生率为6.39‰,这也意味着再次创下历史新低。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还在10‰以上,2021年则为7.52‰,“三孩”政策后2022年进一步下降到6.77‰,2023年人口出生率为6.39‰。
著名人口专家梁建章发文称,2023年出生人口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纪录,出生率创下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总和生育率在1.0左右,还不到更替水平的一半,在世界范围内是最低的之一(仅仅比韩国略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5左右,也远远低于严重少子化的日本的1.3。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方数据存在水平的问题广为人知。本次公布的2023年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量同样遭到各界的质疑。
时政人士分析人士蔡慎坤在推特(X平台发文)表示,人口数字造假绝不是始于现在,而是从1949年新政权建立之后就已经成为惯例。从浙江某地不小心公布的火化人数来看,2023年中国实际人口恐怕减少了800万甚至上千万,扭曲的人口统计数据,也必然导致经济决策的失误和混乱。
而作为中南海决策层的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中心)发布了相关预测报告。
国研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提出,近12年来,中国先后出现了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和人口总量达峰两个重大转折点,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保持下降趋势。
报告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生育水平下降更快。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1年的5.5下降到世代更替水平的2.1用了20年,东亚国家平均用时30年,世界平均水平从5下降到当前的2.3用了58年。
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总和生育率将保持在 1-1.5的水平,低于理论上2.1的世代更替水平。出生率延续降低水平将主导中国人口变化的长期趋势,预计未来年度出生人口约每十年下一个百万台阶。
报告认为,未来出生率可能将延续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结婚年龄延后,2010-2020年,中国初婚平均年龄从24.9岁升至28.7岁;二是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从2017年的1.76个下降到2021年的1.64个,其中“90后”“00后”分别仅为1.54个和1.48个,呈持续下降态势;三是育龄妇女减少,未来15年内15-49岁的生理育龄妇女规模年均减少286万人。四是不孕不育比例偏高。
分析指人口红利消失不能再推动经济
从深层次来看,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将引发一系列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而中国人未富先老,养老金收支不平衡的趋势加大,更对经济产生冲击,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危机在共振。
据美国之音2月11日报道,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经济学家谢田教授说,人口红利,一是有人口,再一个是廉价的劳动力。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不仅人口在减少,劳动力成本也在大幅升高。因此,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外流到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谢田教授说:“人口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个大国也好,强国也好,人口开始衰落的话,它的国力一定可能要跟着衰落下去,这在历史上也经常见到。因为你人口多了,生育也高的话,对人口的持续增长,才会刺激经济增长,然后刺激更多的创新,更多的人才,更多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些的话,全部变成一个衰老的社会,因为人口减少的话,往往就是年轻人不生孩子,人又变老了,创造力也好,生产力也好,这些都开始走下坡路,那这个国家可能也要走下坡路。”
中国经济走下坡路的标志
实际上,在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之前,中国就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开始外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国家。近几年,三星将在中国生产的手机、电脑等工厂转移到越南;苹果将8个代工厂从中国迁到印度;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更是先行一步,将代工厂迁往印尼、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广东等东部沿海城市工厂林立的繁荣景象,随着一个又一个工厂的外迁或倒闭,已经不能同日而语。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失去了栖身大城市,或养家糊口的饭碗。
日前一份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为名发出的民调报告显示,2023年广州市民对经济状况的满意度跌穿六成至55%,这说明经济状况评价不仅回落到疫情前的2019年,而是“跌至2015年水平”。在可与2022年对比的20多项指标中,多达20个指标的满意度下降。研究中心说,这是30多年来从未出现过的。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广州市民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满意度跌穿三成,是2008年以来最低。
进行民调的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据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调专业平台”,并自称“民办非营利法人机构”。但实际上,该机构由官方研究机构和国企合作组建。不过,这篇以《2023年广州民意特点》为题的特稿在发出后不久遭到删除及网络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