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宋朝传说(组图)

作者:若水 发表:2023-09-24 0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鱼腥草
鱼腥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狗点耳(客家话),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具有鱼腥味的草本植物。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除了传统的药方使用之外,鱼腥草在药膳和保健上也有所应用,能直接凉拌、蒸煮、熬粥等,民间已经积累了多种烹饪方法,制作成食谱。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鱼腥草的传说。相传宋朝熙宁六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毁房屋,淹没农田,弄得沿河两岸侗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雨停水退后,沿河两岸的侗民,甚至是牲畜大多患上相同的病,整天拉稀。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无人知晓这究竟是什么病。一时之间,闹得人心惶惶。就在这紧要关头,在白马滩侗寨(今芷江新店坪镇白马铺村)里,有一个姓张的年轻人手持着一把鱼腥草,建议寨子里的人不妨试一试鱼腥草。

侗民们虽然半信半疑,但与其等死,不如就死马当作活马医吧!试一试也无妨。于是,侗民们就拖着病躯上山下地,挖取鱼腥草的根来吃。后来,大家的病情果然好了。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沅洲各寨,所有染病的人在吃下了鱼腥草之后,纷纷治愈了。

原来,姓张的年轻人是因为他家常用房前屋后的鱼腥草喂猪,左邻右舍的猪都病了,惟独他家的猪没有发病。这事儿令全家人都觉得很奇怪,但由于这位年轻人对草药也略知一二,猜测应该是吃了鱼腥草的缘故,而鱼腥草刚好具备了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等功效。于是,他们一家人遂试着挖鱼腥草来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从此,沅洲侗民对鱼腥草特别珍爱,觉得越吃越好吃了。吃的方法也越来越讲究,把鱼腥草在地下茎洗净切短,拌上烤香的辣椒粉、生姜、芫荽、葱蒜、味精、香料、食醋等。就这样一直吃到今天,吃出了一种传统美味,吃出了一道药食同源的佳肴。

任何的事物都有它的发现发展利用的过程,民间流传的某些传说,看似虚妄,仿似经人捏造,实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立基于真实历史之上的。

贵州炒鱼腥草根
贵州炒鱼腥草根(图片来源:Cardioceras/维基百科)



责任编辑:初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