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网络上曾广泛流传一帖子,提及“皇帝卧房为什么不会超过10平方米”一话题。这帖子的意思是说,古代风水理论存在“屋大人少,是凶屋”之说,因为房子会吸引人气,当一个人使用过多能量去填充一个大房子的空间时,会造成身体上的损害。毕竟,当身体能量消耗多了,体质自然就变弱了,工作起来也就会无精打采,差错也就在所难免,判断力下降,倒霉事当然就会接踵到来。
该帖子还告诫居住在大房间中的人,可能会生不出孩子:“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卧房在15平方米左右,最多不要超过20平方米为好。住在超过20平方米以上的房间里,会生不出孩子。也许这不是绝对真理,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其实这也就是人体能量消耗太多,身体素质下降,影响了生育。土地不肥沃,当然也就种不出庄稼来了。”
接着,帖子以皇帝的寝宫为例:“当我们走进故宫的养心斋和雍正皇帝的书房和书房后面的卧室时,我们会吃惊地发现,皇帝住的地方并不比平民百姓的大多少,也不过10多平方米而已。那张‘龙床’也不比百姓的大,而且在睡觉的时候,床前还要放下两道帘子,那么空间就变得更加狭小,大概是不到10个平方米。”
养心殿东围房北部的一间寝室。皇帝寝室示意图。(图片来源:PIERRE ANDRE LECLERCQ/维基百科)
皇帝的卧室确实不大,但面积较小的原因,真的是为了防止“房子大吸走人气”吗?
对此,故宫的专家表示,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卧室的面积较小,并无别的目的,真正的原因则是为了保暖。因为在明、清两期期间,北京的冬季气温普遍低于零下10摄氏度,远比全球变暖后的北京寒冷。而北方民居的特点也是房子低矮狭小,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而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因此,皇帝的空间并非那一个小小的卧室而已,而是一整套的庭院。
其实,故宫就是一个红墙黄瓦的大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屋顶和墙体厚重,冬季可挡风避寒,夏季可阻挡热气,也就是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因此,故宫在保暖方面的设计有:单面窗向阳开,建暖炕、暖墙、火墙、地炉等特点。南方则不然。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因而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当然,皇帝并不缺房子住,但是故宫的房间并不是想建多大就建多大,它是有风水章法和间数任务的。民间广泛流传的说法是“帝王之都,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屋”。为什么出现半间,而不凑个整数,建成一万间呢?传说,天上玉帝所居的天宫有房屋万间,皇帝虽贵为天子,但也绝不能逾越天宫之制,所居房屋自然也不能超过天宫房屋数。
中国古代阳数为大,故宫的宫殿建筑群大量数据都用阳数。1在阳数中最小,9在阳数中最大,5居中央。“9999间半”正好符合“九五之尊”的传统思想,因此,紫禁城的宫殿数量取为9999间半。1972年,古建专家统计得出:在面积72万平方米的紫禁城中,共有宫殿980座,按中国传统的古建筑“四柱一间”的计算方法,记有房屋8728间。半间是指文渊阁楼下西头的那一小间。文渊阁是藏中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处所,为了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文渊阁一反紫禁城房屋多以奇数为间的惯例,采用了不讲对称的偶数--6间。但又为了布局上的美观,西头一间建造得格外小,似乎是半间房。
“房屋的大小必须和入住人数成正比。也就是房子越大,入住的人应该越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气要旺。为什么皇帝住的地方要这样的狭小呢?其实皇帝的血肉之躯并不比平常人好多少,为了保存体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他也只能住在狭小的空间里。苏州的十大园林、广东的四大名园去考察。同样发现这些非富则贵的大人们住的卧室,都是很狭小的,也就是在10多平方米左右。相反地,当今的暴发户,他们的卧房装修得很气派,面积也很大,有的超过了50多平方米。结果身体不是患了这个病,就是得了那个病,整天食补药,结果还是把身体搞垮了,生意也一落千丈。”
透过帖子里的这一部分针砭时弊内容,对当今人们,倒是颇具警示意义。所以,当房子越住越大,家庭却越来越小型化之际,我们大可不必在力求奢华上费劲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