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被称为“新正”;大年初一,被称为“开正”、“贺正”。(图片来源:Pixabay)
民众将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称为“新正”,将大年初一称为“开正”、“贺正”。不过,当我们已经逐一进行了除夕围炉、大年初一祭神祭祖、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三睡倒饱……,并在大扫除、祭灶神、贴春联、放鞭炮等仪式或活动中感受到“年味”后,你可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过年吗?其实,民间流传过新年传说,关乎“年兽”,甚是有趣。
谈年兽的由来
其实,根据《尔雅・释天》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以及晋朝郭璞对此的解释:“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可以知道:最初的“年”其实是跟年兽没有关系的。“年”代表的是谷物成熟,古人获得了收获,并为此举办“年节”。当然,时间上自然不同于现今的过新年时日,而是大约在谷物收割之后的阳历十月份,但在寓意上,确实跟现今的过年极为相近。
因此,在历代典籍都没有明确出现“年兽”一词的情况下,有研究表示,古人眼里的“年”,原本意思是在庆祝一年来的丰收,同时为了来年获得更好更多的收成、在新年里平安吉祥,遂逐渐形塑爆竹、对联、灯火通明等驱疫鬼的习俗,而这一切均与年兽毫无关系。所以,推断“年兽”很有可能仅仅是为了结合年节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而出现的上古传说。
不过,在诸多典籍中确实记载了使用鞭炮避邪的作法,像南北朝宋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就写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也就是说,民众在初一这天燃放鞭炮能吓跑恶鬼、妖怪。或许,文献中的“山臊”、“恶鬼”,正是年兽的原型呢!
即使如此,还是来了解一下,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的年兽传说吧!
年兽传说一、
古时有一只外形若狮而独角、长年深居海底的凶猛怪兽,它叫做“年”。每年除夕,“年”就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百姓非常惊恐,但又苦于无法可制服。
有一次,“年”又在除夕时闯进某一个村庄,却恰巧遇上了一位身穿红衣,燃烧着竹竿来取暖的人。当竹竿被燃起时,发出了“噼拍”的爆裂声,闪烁红光,“年”见状,竟被吓得逃出了村。于是,民众都知道“年”的弱点了,便特地选在“年”到来之前,在外头张贴红联,燃放爆竹,接着家家户户全部闭门不出,静待“年”被制造的场面给吓跑。
果然,“年”不再光临了,百姓非常庆幸度过了恐怖的“年关”,便决定在每年的除夕到来时,要敲锣打鼓、身穿喜庆衣裳、互道“恭喜”。这就是“过年”的开始。当风俗越传越广,自然形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年兽传说二、
关于凶猛的“年兽”还有另一则传说,但流传不比上述的广泛。
太古时期,生性凶残的“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每年一次外出觅食,专吃牲畜。人们发现“年”都是在天黑以后出没,直到鸡鸣破晓,才返回山林中,遂将“年”出没的夜晚视为关煞,也就是俗称的“年关”,并想出“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准备晚饭,熄火净灶,再将鸡圈牛栏拴牢,封住家宅大门,并躲在屋内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带有凶吉未卜之意,大伙儿会在饭前先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与神灵庇佑一家老小平安度过“年关”。至于吃过晚饭后,吓得无法睡觉的人们会相聚在一起聊天、壮胆。
当天色渐黑,“年”当然也就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它摸进人类村落,却看见家家户户紧闭门窗。“年”被搞得没东西可吃,只好啃百姓放在家门前的芝麻杆充饥,待公鸡啼叫,天色渐亮,“年”只能怏怏归山。
熬过“年关”的民众雀跃不已,纷纷感谢神灵、祖宗的保护,并燃放鞭炮,互相恭贺没有被“年”吃掉。
可是,时日一久,民众见到多年来都相安无事,便逐渐放松了警惕。
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突然窜进江南某个村子中,缺乏准备的民众当然是毫无抵御能力,导致这一村子的村民几乎都要被年兽吃光了。特别的是,有一家新婚小两口由于高挂红布帘、身穿红衣,遂得以平安度过危机。当时还有几位童稚,在院内点燃竹子在玩耍,竹子就在火光通红的背景下,发出“啪啪”地爆响声,年兽又被吓得抱头逃窜。
至此往后,人们更清楚知道年兽惧怕红色、怕亮光、怕响声。于是,每到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出红纸、穿上红袍、悬挂红灯笼、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好让年兽不敢再来侵犯。《诗经・小雅・庭燎》中提及的“庭燎之光”,就是指使用竹竿一类所制成的火炬。每当燃烧竹竿,竹节里的空气膨胀,致使竹腔爆裂,并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这即是“爆竹”的由来。
据说,有些地方的民众不知道年兽的弱点,总有些人被年兽吃掉。后来这事传到天上紫微处,他为解救百姓危难,便使用火球击倒了再度出来找食物吃的年兽,接着再使用粗铁链将年兽锁在石柱上。于是,每逢过年,民众总不忘烧香,恭请紫微星下界保平安。
此现象也逐渐形成代代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的“拜年”,顺序一般为: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接着出门去拜访亲友。另有地区讲究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等。在新年期间,民众就这样拜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俗称的“拜个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