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突然被恶梦惊醒的话,不仅心情受到影响,要再安心继续入眠也有一定的困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许多人都曾经有过做恶梦的经验,午夜时分突然被恶梦惊醒的话,不仅心情受到影响,要再安心继续入眠也有一定的困难。对此,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在脸书分享6种方法,帮助减少做恶梦的频率,像是情绪管控要做好、减少高脂和辛辣食物、戒掉烟酒等。
黄轩在脸书专页“黄轩医师Dr.Ooi Hean”发文指出,约有4%的人长期受恶梦影响睡眠,近期也有报告发现,自从出现COVID-19病毒大流行,做恶梦和睡眠障碍人口逐渐增加。这些频繁做恶梦的人,由于半夜惊醒,长期睡眠中断,导致睡眠品质下降,不仅会影响精神状态,也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黄轩提到,近期科学家针对长期做恶梦的人进行研究发现,睡觉时听到与正面经历相关的声音,可使长期做恶梦的患者,大幅降低恶梦频率。另外专业人员有两种方式可以减少恶梦的发生,让患者陈述自身的恶梦经历,并转换为无威胁性的情境,透过日常生活中视觉的意象来练习新的梦境。这种日常演练有效帮助重新形塑恐怖梦境,甚至是在睡梦中。只是这种治疗方法,不见得每个病人都能有效控制。
上面提到的治疗方法,专门针对慢性长期恶梦者,且治疗人员需受专业人员训练。黄轩表示,若想减少做恶梦的机率,可透过以下6种方式:
别总是赖床睡觉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发现,每晚睡超过9小时的人,比每晚睡6小时的人更常做恶梦。研究人员认为,睡太久会让睡眠中的快速动眼期(REM)较长,而REM是睡眠周期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较容易让人做梦,所以睡觉时间越长,做恶梦的机率也就越高。黄轩医师分享临床经验显示,嗜睡症或呼吸中止症患者,会增加做恶梦的机率,因此睡眠足够时,就要起床活动,不能一直赖床,否则一直睡可能是恶梦连连的开始。
做好情绪管控
日常生活常常情绪起伏失控,抗压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解决管控情绪而情绪宣泄不良者,容易在入睡后引发做恶梦。黄轩提到也有研究显示,那些生活上抗压力愈低的人,愈容易做恶梦,因此白天的个人情绪控管好,夜晚入睡才能好梦甜甜。
生病让人恶梦连连
科学家发现,人在生病初期,病症刺激讯息微小,白天清醒工作忙碌时,感受并不明显,但在休息睡觉时可以引发大脑皮层的异常兴奋,因此夜间做梦时,容易出现种种可怕的情境与感受。
减少某些药物使用
研究显示,有些药物会增加做恶梦的频率,例如百忧解等抗忧郁症药物。由于这类药物会增加睡眠的快速动眼期(REM)时间,使人更容易做恶梦。如果药物会引发恶梦连连,黄轩提醒应当先和医师沟通讨论,不可擅自停药,否则可能因为停药而使原本的疾病更加严重。
高脂肪食物可能较难消化,也会对梦境产生消极的影响。(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减少高脂和辛辣食物
有研究发现,在白天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夜间睡眠品质变差的机率愈高。研究人员认为,高脂肪食物可能较难消化,也会对梦境产生消极的影响,让人容易做恶梦。这些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喜欢吃辛辣食物的人。研究人员认为,晚上吃太多辛辣食物,会使体温升高,再加上不容易消化,使得睡眠品质变更差,易产生做恶梦的状况。
戒掉烟酒
黄轩提到,酒精会增加睡眠快速动眼期的长度,导致患者虽然入睡,但容易多做恶梦。酒精也会造成患者容易在睡着后突然醒来,出现睡眠片段化的情况,长期下来会影响睡眠品质,可能导致身体健康出问题。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长期吸烟者有睡眠困扰风险的比率是一般人的2倍,长期吸烟也容易引发做恶梦、睡眠品质较差,导致白天嗜睡,没有精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