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创伤不是各自独立,而是密切相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按:作者伊莉莎白‧A‧史丹利为美国乔治城大学安全研究副教授,创设以正念为基础的心智健身训练(MMFT,或称M-Fit),他指出压力与创伤密切相关,如能用正念调节法的技巧,能更有效调适压力、更快走出创伤、有更强大的复原力。
在个体和集体,我们对于“压力”或“创伤”事件的理解、比较、评断与评估,是理性脑执行的作业。由此可见,理性脑怎么认定“压力”或“创伤”经验的意义,深受家族、组织、社会常规、信念和价值观的影响。
集体来看,人们常会认为“压力”和“创伤”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确实,理性脑认为慢性压力和震撼型创伤截然不同,而两者也有别于发展型创伤和关系创伤。此外,具有相关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士,像是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往往也会分别进行研究与治疗。
举例来说,研究压力的研究人员通常会进行动物研究,钻研哪些特定的生物机制会强化压力反应和压力相关疾病。也许,研究人员的专长是“菁英表现”领域,比如研究对象是菁英运动员和海豹部队、游骑兵、绿扁帽等特种部队,会想了解如何提升身心能力,才能在要求严苛或极端压力的环境下,仍拥有良好表现。
然而,发展型创伤与关系创伤是家族治疗师、社工、儿童心理学者或创伤研究人员的范畴。这类专业人士努力协助人们因应过去或现在的创伤事件,让感觉好转,能好好过日常生活。也许,前文提到的研究人员也会研究创伤重演——创伤透过哪些机制持续显露数年,甚至重演。而其他专业人士中,有些人的专业则是处理家暴、刑事累犯、成瘾、饮食失调和自杀行为等。
不同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接受不同的学科训练,在不一样的同侪审查期刊发表论文,参加不一样的研讨会,专精的压力和创伤演变层面不一样,所以人们自然地认为,压力与创伤各自独立,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疗愈技巧。群体对于压力与创伤根本原因的认识有分歧,当然会以为两者处理着不一样的事。
尽管如此,如果把压力与创伤看成各自独立,就会掩盖两者的神经生物基础是共通的事实。压力与创伤不是事件本身既有的特性,而是逐渐演变的内在身心反应。人碰到有威胁性或挑战性的事件时,会落在演变过程中的哪个位置,就要看生存脑如何不自觉地透过神经觉评价事件,而不是看理性脑如何有自觉地评断、评估或分类事件。
由此可见,每当碰到有威胁性或挑战性的事件,我们经历的到底是压力还是创伤,要看目前身心容纳之窗的宽度。
举例来说,十三人的步兵班遭遇突袭,因为十三个人会有十三种宽度不一的身心容纳之窗应付突袭行动,也就会有十三种不同的身心反应。突袭事件后,处理该事件引发的压力或创伤时,也会有十三种不同的制约反应。
此外,无论是否经历过压力或创伤,只要没完全复原,就会让身体调适负荷失衡更严重。就算处于调节良好的平衡状态,没充分复原的话,一段时间过后,终究会有失调症状,身心系统再也无法正常运作,于是在生理、情绪、认知、精神、行为方面,出现各种症状。
由此可见,虽然理性脑通常认为慢性压力、震撼型创伤、发展型创伤与关系创伤截然不同,但是这些压力和创伤全都会对身心系统产生同样的影响。
如果说压力和创伤带来的影响很类似,那么为什么美国文化经常认为压力和创伤是不同的呢?简单来说,强大又有抱负的人,往往很难坦承自己的身心系统很脆弱。
面对高压为何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却能超常发挥?关键在于,心智健康。(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有权势、成就斐然的成功人士,以及其所属的高地位机构,可以自在坦承自己“压力大”。的确,大家往往认为“压力大”是荣誉的勋章,也是成功又有成就的证明。在集体共识上,“压力大”表示过劳、行程满档、忙得要命,肯定是重要人物。想要主宰宇宙,肯定有这些附带的后果。
不然怎么会有一堆人炫耀自己昨晚只睡几个小时?怎么会有人炫耀自己下班回家,小孩已经睡了的情况发生多少次?怎么会有一堆人炫耀自己同时处理多个活动或需求?怎么会有人炫耀自己已经好多年没好好休假或度过完整的周末?美国文化美化了压力,即使在抱怨,也是假抱怨、真炫耀。
同时,人们集体在社会中传达出矛盾讯息:“虽然我们声称健康、关系、家庭、社群、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十分重要,同时却奖励并敬佩不平衡的那些人。”
我们为自己和部属定下不切实际的最后期限,在职场上加剧失调症状。我们将奖金发给失调的工作狂或紧张不安、每件小事都要管的主管,给予裤子拉链拉不上、老爱骚扰人或打造有害职场的霸道领导者升职机会。
我们也把这个矛盾讯息教给小孩,容许学校老师出一堆作业,孩子白天根本写不完。如果还要参加课后活动,又要有时间活动身体、自由玩游戏、睡眠充足,就更不可能白天做完作业。在不停旋转的滚轮上,社会鼓励家长带小孩去上安排好的课程,甚至是还没上幼稚园就去参加。许多活动都会宣传课前和课后课程,家长认为这是经济实惠的方案,可用来替代日托中心。以儿童为本、劳力密集型、费用昂贵的亲职教养,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的育儿文化模式,今日的职业妇女花在照顾小孩的时间,跟一九七○年代的全职妈妈一样。
我认识的家长多半表示,他们不喜欢小孩行程满档的生活步调,也不喜欢下午、晚上、一整个周末都在来回接送小孩。迫不及待希望孩子尽快拿到驾照,他们就能摆脱这些忙得要命的麻烦事。家长和孩子都是匆匆忙忙、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人们嘴上说着想过不一样的生活,却担心万一没好好过着滚轮上的人生,就要承受可怕的后果,比如担心孩子就学期间进入名校的机会降低,担心自己得到心仪工作、晋升、专业报酬的机会受到阻碍,还担心自己要是每次都不答应邀约、会议、受邀演讲、鸡尾酒派对、邻居的烤肉派对、小孩同学的庆生会,就会损失私人和事业上的人脉。人们甚至替这种现象发明首字母缩略字“FOMO”,意思是“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
然而,如果认为“压力很大”等同于强大、成功、忙碌、重要,就会不小心切断压力及其最终后果之间的关系。
本文摘自采实文化出版社《减压、疗伤、自愈的正念调节法》,作者:伊莉莎白‧A‧史丹利/译者:姚怡平。
来源:采实文化出版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