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期间(图片来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9月11日讯】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我们的人真的是善于遗忘的,上海封城整整两个月的灾难,如今已经无人提及,仿佛,从未发生。但,一切该来的,却已经来了。
作为一个上海封城的亲历者,我得说:这73天,(4月1日浦西静默至6月14日行程码去星号),其实就是1949建政以来的73年。不过从某种角度说:一个做过记者的人,能有这段经历,也算是幸福的。
如果这个人是你,和我一样,回到公元2022年的3月31日下午五点,上海浦西隔江而治的封城前夜,接下来你也会看到这样的一部活剧:一样是谎言的开局,暴力的中场,儿戏的收场,在这场如梦幻般的游戏中,你最终幡然醒悟,偶,身份化身为红码、黄码,是便于社会控制;偶,原来把饥饿变成筹码,就会使人不得不从。
以至于当初高喊的科学共存退身为清零的婢女,原本以为用来维护民生安全的大数据成为限制你从徐汇区抵达闵行区的无形镣铐,贯穿始终的,是谎言和恐惧,是政府信用的一次次崩塌,在这幕荒诞剧中,最大的灾祸从来不是疫情本身,而是次生灾害,更是对人心的伤害,把最普通的人逼疯,让善良的人放弃底线的情节,在舞台中央仍未落幕的活剧中,比比皆是。
这73天,仿佛73年,1949年中国建政以来刚好也是73年,可以说历史上发生的的每一件事,都在这两个月的魔都,重蹈覆辙。
一样的荒诞、魔幻
清零等于大跃进,杨浦区造了假;静默等于大饥荒,京东自杀式的救援,被挡在小区门外;权斗等于小文革,解封等于静默──社会面清零──风险区,仿佛舞台上正反两派的拉锯战;连后来发生的计划经济的复辟,失业青年的上山下乡,到现如今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都仿佛50、60、70年代的历史情节压着韵脚般的一一在当代社会轮番上演。这只有亲历者才有诸般深刻的感受,不仅倒吸一口冷气,却原来,我族堆叠和消解历史进程的思路,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我们应该警醒的是什么?唐山的暴力、杨浦区的谎言和徐州铁链女的恐惧何以成为了我们社会的常态?为什么在枪口可以抬高一厘米的时候,普通人却沉迷于自己身穿大白可以随便抓人的权利感?让一个年轻人喊出了“我们是最后一代”?为什么计划经济的梦魇会周期性的降临?为什么某些人忠心耿耿的个人崇拜最后换来了自身最悲惨的命运?被围猎,被凌辱,被撕碎,陷入无尽的黑暗,永无止境的折磨?如果一种社会制度要靠不断的清洗异己,不停的运动整风,不休的权利和路线斗争才能维持,将来这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郑州已经推出房票了,小麦可以用来首付了。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市场经济的终结征兆,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有人对即将到来的还一无所知。有些人天真的以为:市场经济消失了大不了就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票证配给时代,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比1949-1978更糟糕。数码化的个人票证不可转让,不可交易,即便你需要购买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也要凭码供应。积分、信用、防疫等级都可以对交易行为进行军管。凡是在上海经历过明明看到生活物资就在眼前,偏偏就是不让你买到的人们,会理解我说的。
我想说的是:一旦生活资料票证化,并且数据化票证和个人信用、甚至红码挂钩,就意味着对人身的彻底控制。我们就成为了鱿鱼游戏的一分子,而这一切已经在悄悄的发生,河南村镇银行给储户赋红码事件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饥荒,没有一次发生在粮食不足的地方;谣言,起于智者;
当政府等于社会,人间瞬间成为地狱…
上海73天,海上73年。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