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成都疫情流调信息出现了“未命名”地点,疑似泄露了大陆体制内“特色生活”,遭网管删文。(图片来源:Hugo Hu/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7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近来成都的“人民南路四段15号”、“上汪家拐街39号”、“南新街37号”、“双林南支路1号”、“十二北街18号”、“泰安路33号”、“一环路南四段28号”、“一环路西三段126号”、“双林路55号”等地成为焦点,这些地方甚至泄露了大陆体制内“特色生活”。对此,官方紧急展开删贴行动。
成都一周破60人染疫 “一旦扩散,不堪设想”
7月22日下午成都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官方通报,7月22日0时到14时,成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者2例。自7月15日成都市发现本轮疫情首例确诊病例以来,到22日下午14时,已累积感染病例61人。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21日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曾表示,截至7月20日,该市累计的39例确诊病例和11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Omicron变异株同一传播链。
此前“四川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则指出,成都这波病毒基因测序属VOC/OmicronBA.2.12.1变异株,该毒株传播力强,研究显示传播速度是BA.2的1.2倍。另外,成都本次疫情病毒在国内本土疫情数据库中未发现同源序列。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曾发出预警,“成都作为超大城市,疫情一旦扩散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当地政府不敢怠慢,陆续更新流调信息,结果却疑似泄露了体制内“特色生活”。
成都流调疑泄体制内“特色生活”遭网管删贴
日前,一篇题为<成都流调信息里轻松精彩的体制内生活>文章,在微信上引起不小关注。文章以流调信息发布时间为顺序进行整理,同时点出涉及人员均属大陆公职人员。
文中写道,“1号病例流调信息中出现了‘人民南路四段15号’,该地址有多个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应当是和计生卫生相关的单位”。该公职人员工作日除了上班地点就是居住地,午饭选择在豆汤饭店进行。而病例2、3、4、5均是病例1的同事,这4位的流调信息显示,他们每天下午5点准时下班,还可以在下班前一小时去吃陶德砂锅,吃完后再去茶楼消遣。他们的流调信息中还出现了上“汪家拐街39号”和“南新街37号”,其分别对应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和四川省财政厅。
“汪家拐街39号”和“南新街37号”分别对应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和四川省财政厅。(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病例6和7也很趣,两者的工作地点是“双林南支路1号”和“十二北街18号”,分别是成都市成华区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和四川省民防局。 “这两位公职人员中的其中一位可以在下班时间前一个小时到达一处酒店,并在此逗留一个小时,而该酒店到这两处上班地点的开车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也就是说,在下午三点半左右就会离开工作单位,并且会在17:50去陶德砂锅会餐至22点。”
“更有趣的是,7月14日的流调信息中一边是在上班地点工作了一天,另一边却是在某个茶楼逗留了12个小时。”不仅如此,“病例8-14中,有4名是病例6的同事,他们的流调信息则是相当的精彩。”某位病例在工作日到访了IFS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一位是在龙泉驿区,通勤了1个多小时。文章不由感叹道,“工作日还能在IFS、太古里这样的高级商场中消费游玩一日,的确是很难得的了。”
至于病例15-20,“尽管病例15-18被定义为病例6的密切接触者,但从他们的工作地点来看,大概率是有工作上的往来的。他们的工作地点为泰安路33号和银丝街16号,前者是成都市成华区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局,后者地点涉及的单位较多,无法做出确切的判断”,“首先是下班时间不固定,从11日到15日这五天,有三天下午三点便下班了,有两天是五点下班。下午三点下班的那天就去了海棠乒乓球俱乐部玩到了晚上六点。五点下班的那天就去了对面的茶楼消遣。”
“泰安路33号”是成都市成华区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局。(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文章指出,“对比之下,复地金融岛的办公人员因疫情封控不得不‘大逃亡’,普通市民每天还要在下班之后、上班之前排队做核酸,每天996辛苦地工作,还要担心着失业担心着自己的收入和未来。”似乎也让人明白了为何如今考公的热度如此之高。
相关文章在微信引发网友不小共鸣,并广传阅读,结果遭到网管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