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好似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绘图:志清/看中国)
“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这句俗语在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的《平妖传》里有:“怎见得不上不下,进退两难。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又道人心若比初相结识,到底终无怨恨心”,在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也有:“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
翻成白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大家能够一直保留刚认识时的初心和情感,相互敬爱,那么在今后的日常相处中,就不会有所谓怨恨的心情。
古人说的这句“人情好似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大家有听到过吗?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是不是不适用了呢?
人情好似初相识
大家都有类似经历,就是在刚认识的时候,由于彼此都不熟,加上想深入了解对方,就会以谦卑的态度与人相处。若能按这种态度继续相处,有礼有节,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怨恨。
因为无论是人情还是人生,如果都能保持初心,或像刚认识的时候那样谦恭,两人的感情才能稳定长久。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否则很容易导致感情破裂。
但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往往都是刚开始的时候很和善客气,因为这时彼此存在敬畏心理。但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就会出现不恭敬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双方已经熟络,所以态度自然没有一开始那么客气了。
也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都是始于敬畏,终于疏离。
为人处事,把握好分寸。(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到底终无怨恨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在相识、相知的过程中,没有人一开始就想产生矛盾。所以在刚认识初期,彼此之间会特别客气。而在这期间,人与人之间还看不太出个人缺点和脾气,也多会欣赏对方优点,将缺点屏蔽掉。
但随着交往逐渐深入后,每个人的缺点或者小脾气就开始暴露出来。一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多数人也还能容忍,但随着缺点越来越多、脾气越来越大,很多人就无法忍受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双方感情破裂,甚至出现对彼此的憎恶或怨恨。
正因如此,所以古人有“人情好似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的感慨。这正是因为能够真正保持初心的人不多,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随着了解不断深入之后,开始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这时若无法及时解决,就会逐渐累积,产生怨恨心理。
因此我们平时在与人相处时,千万不要只顾个人感受,要多替别人着想,这样双方之间才能和睦相处。反之就会逐渐浮现矛盾和怨恨,甚至会愈演愈烈,最后导致决裂。
俗语“人情好似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告诫世人为人处事之道,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在古代社会适用,在现代社会也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