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还有降准、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降息等“放水”的动作。(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4月17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央行宣布4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举将释放5300亿元资金,在中国经济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经济学家认为后续还有降准、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降息等“放水”的动作。
中国经济下滑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放水”
由于北京当局坚持严厉的“清零”防疫政策,目前,中国有多达45个城市处于全部或者部分“封城”之中,受影响的区域人口占比全国人口26.4%,占比全国GDP的40.3%。野村证券说,中国发生经济衰退的“风险在增加”。
在疫情防控空前严厉和国内外需求走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正快速下滑。中南海决策定义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路透社》对经济分析师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很难达到官方预期GDP(国内生产总值)的5.5%目标。
分析师们认为,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为5%,预计中国央行将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活动。《路透社》说,新的预测数字低于1月份,这将意味着北京当局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极为艰巨。
野村证券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评估更为悲观,认为中国经济疲软的主因不是货币问题而是供应链受阻和消费者缺乏信心。
但是,北京当局释放出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力度的信号。中国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适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以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4月15日晚间,中国央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称,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央行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降准6次。其中,四次为全面降准,二次为定向降准。从降准规模来看,多集中在50-100基点之间(部分包含额外降准)。
金融业认为是“利空式”降准 未来还有大“放水”
所谓降准,是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通过降准,一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降准以后银行的资金相对更宽裕;二是因为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或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
中国央行降准后,金融业人士认为,标准降准的幅度是0.5%,有时幅度大的话会降1%,而0.25%是比较少见的。中国央行其实不想降准,理由有三,也在其答记者问时透露出来:1、流动性已经处于充裕水平;2、要考虑物价的变化;3、要考虑美联储政策的牵引(中美利差)。
3月16日,美联储自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努力恢复美国经济的同时,应对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未来更多国家央行将跟进,收紧其货币政策。对中国会有资本流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压力、资产泡沫可能破裂等方面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即便降准落地,也并非代表货币宽松周期结束,后面政策“工具箱”还可能推出多种组合,以推动经济尽快回暖。
4月16日,据Wind资讯,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在降准确定之后,二季度仍存降息的可能,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排序是降准、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降息。
中信建投指出,当下货币宽松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为当下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认为,疫情加剧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重点是信贷,信贷是宽信用最有效手段,是推进企业扩大资本开支、防止金融空转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