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期待病人回归正常 罹癌后的“新常态”(图)

作者:琳达・华特丝 发表:2022-03-30 19: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医生看病
罹患癌症已经不是立刻致死的疾病,而是逐渐演变成需长期抗战的慢性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按:现代医学发达,罹患癌症已经不是立刻致死的疾病,而是逐渐演变成需长期抗战的慢性病。但对病人来说,这是一个“新常态”。

再也没有所谓“回归正常”

无论癌症病人是否自称为幸存者,千万小心使用“正常”一词。

一旦病症或副作用不再外显,因难受而泄气的感觉反而常会加倍,因为别人常假定你已经“回归正常”。切除双乳的妲米有句名言:“我看起来没病,你看起来不笨,但我真的有病,你很笨。”狠,但很中肯。

身为与慢性病缠斗的病友,如果发现大家以为“看起来”正常似乎等同于“真正的”正常,必定大动肝火。但在癌症世界,这种二分法有如家常便饭,癌友圈外的人,常会忘记或不晓得我们未必会裹石膏、缠绷带,光从外表看不见我们体内可能仍存在突变细胞蠢蠢欲动,等着再次突袭宿主的身体,就算完成治疗,慢性病症与副作用也未必会消失。

安娜丝塔西亚提到,有些麻烦竟来自于头发没掉。她发现自己不断向人解释癌症还在,每两天还是要吃一次化疗药,就和其他没头发的病人一样。

不知道癌症算是慢性病,若是陌生人或不在生活圈里的人就算了,他们理所当然只从外表判断,我们也能理解;但若是亲朋好友,明明目睹“伪正常”(头发生长、体重恢复)背后的血泪,仍脱口而出“既然你回归正常了……”,实在让我们心如刀割。

癌友的“新常态”

我们要的不是同情,是理解:不会再回归正常了。大多数癌友所称的“新常态”意指现状,以及如何衡量继续生活的能力,不能以现状去比较罹癌前的生活;意会到可能再也无法回到那种常态,仿佛万箭穿心,有时悲伤更会排山倒海而来。无论是生理、心理、情绪、精神,都曾动荡起伏,以前的自己再不复存。

就算可依据以前那个自己来做点什么,花点时间回味、甚至欣羡过去,事实是:再也回不去了。身为病人的我们必须认清与接受现状,否则会疯掉的。

不过,新常态未必负面。每个和我聊过的癌友都有一点教我惊讶,也印象深刻:至少就某一层面来说,比起罹癌前的生活,大家更欣赏现在的新常态。

没人喜欢罹癌以及随之而来的抗战,但我们自身的变化、内心深层的自己,却因而受到发掘、理解,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让我们很感激。有些癌友甚至会为没机会获此体悟的人感到难过,因为伴随慢性病与末期病症而来的,正是重新看待人生的契机。

当然一定有人罹癌后,成天郁郁寡欢,怨天尤人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或就真的是脾气暴躁;这样倒也没关系,只是我自己可没那种精力。我精力就那么多,自认为只剩下一把(试想双掌掬成碗状盛水),才不想拿来厌世、抱怨个不停,白白挥霍如此宝贵的资源。这段旅程,我四周都萦绕着正面乐观,包括来自病友的爱和光明,以及他们在旅途上找到且分享的良善。

无论是否珍视新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承受过负面悲观的时刻,但也可自主选择要堕入黑暗、还是沐浴光明。诚如“吸引力法则”所述,着重于正面思考,人生就会充满正面经验;着重于负面思考,人生就会充斥负面经验。而我选择发扬正面能量,传达乐观字句,进一步吸引同样正面乐观的陪伴者。假使阳光普照,你也很难滞留在阴郁凄惨的国度。

大部分癌友的感受再也不同于以往,部分癌友的外表则不再相同。疲惫通常持续占据身心,流失的体力再也无法复原,药物如炮火持续轰炸,心情、体格、思维已变质,抗战后留下伤疤、变形,植入物进驻身体部位。我们再也回不去以前那种“常态”。

总之,别再期待病人“回归正常”……当然也绝对不要对病人说这句话。

 

本文整理、节录自琳达・华特丝《癌症病人的心声》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由天下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



责任编辑:亚静 来源:天下文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