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王熙凤赏小道士一记耳光看出,贾府许多人缺乏对神的敬意和善心。(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红楼梦》第二十八、二十九回,里面提到贾府清虚观打醮,王熙凤掌掴小道士之事说点个人联想。
“打醮”就是做道教的法事。事件起因是第二十八回“贵妃(贾元春)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贾珍)领着众位爷们跪香”。至于其中的“唱戏献供”,则是民间流行的一种敬神方式,演出一些传统的颂神、传扬道德的剧目,同时对观众起到教化作用。
在第二十九回里,王熙凤约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她说“咱们要去,我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打扫干净,挂起帘子来(看戏)”,后来贾母也要去,王夫人干脆让府里愿意去的都去,浩浩荡荡几百人去了清虚观,一时人满为患。
话说贾家众多女眷到了清虚观,女眷们下车下轿。古代很讲究男女之别,这时无关男性都应该回避,可一个负责剪灯花的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却躲避不及,想藏起来,不想和着急上来伺候贾母的王熙凤撞到一起。王熙凤连想也不想,抬手就给了这小道士一个耳光,把那小孩子打了个筋斗,王熙凤嘴里还骂道:“胡朝哪里跑”。
那小道士被打后吓的顾不上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众婆娘媳妇们见此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唯有贾母心善,问明情况后说“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贾母安慰小道士后,又让贾珍给他几百钱压惊,不要难为他。
就是这么一件事,小道士没有及时回避,确实有不对之处,但他肯定不是有意的,可能是翦蜡花工作量太大或贪玩忘了时辰或贾府女眷们来的稍微早了一点。贾府众人之所以要来清虚观,究其根本是因为贵妃贾元春让贾珍带着族人到清虚观跪香拜神,打三天的平安醮,目标自然是敬神祈福。这样的法事,肯定要求人们带着对神、对宗教、对出家人的敬意和善心参加。可贾府以王熙凤为首的众人,却都把目标放在看戏玩耍上,王熙凤还痛打了一个为这场法事服务,犯了一点小错的小道士,在场的所有婆娘媳妇们还都为王熙凤助威叫喊。
表面来看这事儿并不算大,可是真要深究其中意义,绝非小事!
清虚观是道家清净修行之地,小道士代表的是出家人、是道家弟子,从王熙凤等人身上看不到一点对神的敬仰和善意、包容、理解、同情。如果不是贾母心善,小道士不知道会被打成什么样。这说明除了贾母外,贾府众人普遍丧失了对神的敬意和善心。
最后结局大家也都知道:贾母高寿而终;而王熙凤则是血崩病死;昔日贾府里的众人及那些丫鬟婆娘媳妇们,大多没有好下场。笔者认为,《红楼梦》通过这一情节,告诉世人一个道理:人不敬神必然没有好下场!贾府众人没有对神的敬意,富贵一时的贾府结局是:贵人们被判刑、流放、剥夺财产,丫鬟仆人被发卖,“万艳同悲”“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