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旗袍的周璇、李香兰(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旗袍无疑是东方服饰文化和美学的典型代表。在纷繁的现代中西社会,繁忙的都市生活让处处是浮躁,当旗袍适时的回归到现代女性身上,旗袍的优雅韵味瞬间让你变得沉静、含蓄、优雅、绰约。那么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旗袍,它背后的魅力到底是什么,为何能让女性瞬间变成一道风景,充满神秘东方“风情”和“韵味”?
有人说:旗袍是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鲜艳、矜持、儒雅、高贵,沾上它的女人,想不瞬间魅力翻倍、优雅迷人都难。看似不起眼的旗袍,裹在女人身上却完全是另一种味道。美人着旗袍,好似玉盘置兰,不仅相看两不厌,纵是旁观者,也不由得心醉、神迷!看似不起眼的旗袍,裹在女人身上却完全是另一种味道,那么旗袍是如何做到“点石成金”呢?
旗袍来源
关于旗袍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旗袍乃“旗人之袍”,肇始于清朝满族妇女的连衣裙式宽松长服,后来受汉人服饰影响,逐渐改良。在众多的各朝传统服饰中,旗袍依然是现代社会最经常出现的服饰,那么它的来源又是如何呢?
据维基百科记载:旗袍于1921出现,1925年开始流行,因为旗袍让女子能穿着原本只有男性才能穿的“袍子”,在清朝末期体现了男女平等,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成为女性国服。20世纪前叶,旗袍在上海的上流社会非常风行,是名媛聚会社交的标准配备服装。这股风潮还传到了香港,由于上海和香港外国人数量众多,导致旗袍最终在外国人眼中成为“代表中国女性的服饰”。直至今日,旗袍仍为上海和香港在近代历史中的代表符号之一。
旗袍中的“袍”一字是承袭自清朝满族服装体系中的“袍子”。这原本是一种骑马用的简便式战斗服装,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设计得越来越繁琐华丽。在清朝,满族女性所穿服装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满族女子的衣服除了被称为“旗装”以外,也被称为“衬衣、氅衣、骑装”等,但是在清朝很少有被直接称呼为“旗袍”的情况。
汉族女性日常服饰自宋代以降皆为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的“两截穿衣”样式,男性日常服饰则以道袍、直身等上下连裳的袍服类为主。清代推行剃发易服但只针对成年男性,即“男降女不降”,女性上衣样式虽然有受满族服装影响,但仍维持明朝服饰的两截穿衣样式。
到了清末,汉人服装和旗装已经融合,满汉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到无法被仔细定义,清朝袍子的设计直至辛亥革命之后仍然未有明显改变。在共产党统治的中国教育语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民国时期”被描绘为腐败、灰暗、民不聊生。但是恰恰就是在这个时代,旗袍风尚在中国达至顶峰,塑造了中国近代女装最辉煌绚丽的历史。
中西合璧
满族妇女的旗袍,款型平直宽松,下摆较为肥大,“旗袍”产生并发展至巅峰的背后,是不可复制的民国风采,是一个自由、中西兼容、创意迸发的灿烂时代。那么,旗袍是如何裁剪定型的呢?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过程,旗袍吸收了西方制衣的立体剪裁,开始使用胸省、腰省、装袖和肩缝的缝纫技术,在长袍中加入了缩腰、胸褶、接袖等,从而将平直宽松的款型,转换为收腰合体的曲线衣型。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906年11月13日)。1922年从婉容被册封为皇后之日起,也就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一朝选在君王侧”,作为一位集中国传统美德及西方思想教育为一身的女人,从此走向一条不归路。
穿着旗袍的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赋有善心。在成为清朝皇后之前,婉容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是一位可以讲流利英语、兼收中西文化思想的富家名媛。据传,婉容不喜传统清朝旗袍的“肥”和“厚”,曾请专用裁缝师李春芳改良自己的旗袍。
清朝之后的民国期间,“旗袍”最早在上海风行,最终成为颇具代表的中国女性服饰。早期,民国的女子们穿着布鞋和平底皮鞋搭配旗袍。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高跟鞋逐渐流行,民国女子开始用它和旗袍搭配。
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旗袍款式基本稳定下来。彼时的私家裁缝们,将西式时装的元素,注入到追求流行的民国女子的旗袍中,使这种中西文化并蓄的裙装做到了极致。就这样,一个流转百年的中国时尚经典,在这些民国裁缝的指尖诞生了。
据维基百科记载: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打压旗袍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为共产党提倡勤俭朴素,旗袍代表着资产阶级。在文化大革命中因旗袍被标签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象征,严重违反了国家理念而被直接禁止。中共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曾穿旗袍出访印尼等国,在文革中成为被批判的“罪状”,于是旗袍在中国大陆渐渐没落。
然而旗袍文化得以在香港保留。战前香港的“长衫”参考上海旗袍的款式,战后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旗袍在香港1930至1970年代曾经流行,不少办公室女郎、女教师穿着素雅的旗袍上班,女性于喜庆场合如出席婚礼、宴会,或黄历新年时则穿着华丽的旗袍。亦有学校以蓝、白等素色旗袍作为女学生的校服。
民国风景
这里所说的“民国时期”,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至1949年中共统治开始的三十余年间。这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各种思潮在这个自由、宽松的大时代下,激烈碰撞。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交融与碰撞中,民国期间民智开启,大师、才女层出不穷,各种书籍出版物纷沓至来。
在民国时期的众多出版物中,《良友》画报被认为是当时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刊物。《良友》于1926年春,诞生在民国最具国际气息和时尚敏锐感的上海。其封面多为女性,以明星名媛为主。作为民国生活的记载者,《良友》封面见证了民国时期女性审美和时装的变迁,也记录了特属于民国女子的芳华年代,封面上女性的着装,多是各种风情的旗袍。
《良友》画报1934年12月刊的封面,为民国期间的影视明星--阮玲玉。照片中的旗袍为高领、短袖、滚边的及脚长款旗袍。这款旗袍有完整的青黄色格纹图案,无胸部和腰部的捏省,从上到下,全身非常合体,当时裁缝匠师高超的剪裁和制作技艺,可见一斑。
同时,本图旗袍上的滚边工艺极为精湛。所谓滚边,即包裹旗袍领口、袖口、开衩、底边等开口部位的制衣技艺。这种工艺的难点在于,保持衣服的转弯处线条之流畅平整。
传统手工
从量体裁衣,到镶边、滚边、盘扣和刺绣等,一件手工旗袍的诞生,涉及很多精细的工艺。这些工艺颇具中国传统特色,让旗袍在精致美观之外,更多几分韵味。旗袍的美,除了整体的形、材料和花色之外,就在这些精工的细节中。
黄柳霜(Anna May Wong),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她在图中穿着的旗袍,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服饰工艺--镶边。镶边就是在旗袍的衣襟、领口、袖口、开衩、底边等边缘部位,用不同于裙身颜色的布料缝合拼接。镶边上多带有绣花,一般用暗针直接缝在衣服的表面。图片中的镶边为“三镶”,共有三道。旗袍镶边可多至“五镶”、“八镶”,甚至“十八镶”。
盘扣,也是绽放在旗袍上的美丽文化符号。盘扣之轻巧、雅致、繁复、绚丽,充分体现出一件旗袍背后,工匠的传统工艺和手上功夫。盘扣的造型多种多样,如普通的一字扣、各式花扣(梅花扣、菊花扣、玫瑰扣、水仙扣子等)、各式动物形扣(如凤凰扣、燕子扣、蝴蝶扣、蜻蜓扣)、中国结扣(吉祥结扣、如意结扣子、同心结扣子)等。手工盘扣,可以让旗袍更有意境、更精致和唯美。
质量上乘的旗袍,往往会运用刺绣工艺--一种传承千年的中国手工艺。它是运用钢针将丝、棉、绒等彩线,在织物上,上下穿刺运作,从而勾勒出各种图案、花纹或文字的工艺。刺绣的面料往往华美尊贵,适合制作正式和重大场合穿着的旗袍。
衣型细瘦浑圆,着装“贴身不贴肉”,这就是旗袍。从头颈、肩、手臂、胸、腰、臀到腿,它能够把女性轮廓,整体勾勒成一幅柔顺完美的曲线风景。款步行走时,两边的开衩让裙摆下角轻微飘动,旗袍的韵味就展现出--婉约、含蓄,挥洒着特有的,属于东方女性雅致、灵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