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麒麟(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以玉为载体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面对诸葛瑾的劝降,大义凛然一句:“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三国“义”之精神青史留名。
有一种玉,多为薄胎,采用水磨技术,胎体薄透如纸,透光如玻璃,从内壁还可以看到外壁浮雕的花纹。其中有些玉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各色宝石或玻璃。它的装饰往往带有伊斯兰风格,花纹多为植物花叶为主。这就被乾隆皇帝喻之为“蝉翅”,“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的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是Hindustan的译音,意指北印度地区,包括今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北部,1526年-1857年,那里是蒙兀儿帝国(Mughal Empire)的属地。17世纪蒙兀儿的国君,征收亚洲、波斯的工匠,服务于宫廷,制作了大量精良、高雅,并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玉雕作品,这些玉器被称为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这一地名是乾隆皇帝亲自考订的。乾隆诗云:“西昆率产玉,良匠出痕都。”痕都斯坦玉的材料其实源自中国,多为南疆的和阗玉与叶尔羌角闪石玉,玉质油润,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迎光看大多有雪花或棉花状玉斑。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一器一色,透明晶莹,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留玉皮或俏色玉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痕都斯坦玉一般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其次为花瓶等观赏玉,不见中国玉器中常见的礼玉和佩玉。它的造型大都以自然界的花果、鸟兽等动植物为蓝本,如:玉杯作剖开的瓜果形,玉碗作盛开的花朵形,器底、口沿、把柄再用动植物纹作浮雕处理,很少采用单纯的几何形状。
痕都斯坦玉器上常见的茛苕花源自欧洲建筑,羊头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葫瓜器形取自中国,莲花座为印度本土纹饰。在装饰手法上,痕都斯坦玉主要采用浮雕、立雕、镂空雕等工艺,表面处理上普遍采用剔阳文的方法,即雕刻时先琢去地子,再浅浮雕主体纹饰。浮雕的纹样磨去琢痕,而地子往往不磨光,形成粗细的反差。
现在我们所见清宫所藏痕都斯坦旧玉有两种:一种为当年输入;另一种系宫内工匠仿制,称“西番作”。当年输入的痕都斯坦玉最多的是清廷平定新疆的回、准二部后得到的贡纳。从乾隆三十三年到嘉庆二十二年(1768年∼1817年)的50年间,入贡了多达约800件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同时,清廷的驻外大臣也向当地回人购买一些玉器进献给乾隆。乾隆年间,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中国的玉器制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痕都斯坦玉。乾隆时的内务府设立了专门仿制痕都斯坦玉的作坊,苏州的玉作坊也有仿制。这些“西番作”并没有完全照搬痕都斯坦玉的制作,而是吸取其造型、花纹特点,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西番情趣的中国玉器。
痕都斯坦玉精品,原均集中于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暖阁内与圆明园殿座之中。乾清宫于乾隆归政前,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痕都斯坦玉也难于幸免,后来乾隆又从各殿座集中了一批精品,存放于重建后的乾清宫暖阁。圆明园中不少痕都斯坦玉器辗转流于欧、美各地。故宫博物院原藏的痕都斯坦玉器精品,经提集后南迁北返,运至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未经提集的少量痕都斯坦玉器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