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9年某私立学校的学生在庆祝毕业。(图片来源:Mohammed Hamoud/Getty Image)
【看中国2021年6月16日讯】贵族学校代表着什么?有钱人家孩子的学校?培养绅士和贵族小姐的地方?进入了成功和荣耀的保险箱?“精英教育”?炫富的好地方?2002年,记者出身的中国妈妈李爽跟着丈夫去英国伦敦定居,成为了一位陪读妈妈。大女儿8岁时,李爽送她进了伦敦的一所私校。在她眼里英国私校不鸡娃,收费却贵有其原因。
“凡尔赛”妈妈遭冷落
6月的一天,伦敦一所私校正在举办运动会。孩子们在比赛,家长们则摆放着野餐盘,在一旁晒太阳。一位年轻的妈妈挎着一个新款的LV包,坐在了边上,用很大声却娇滴滴的语调说:“我大学毕业以后就等着结婚了,直接从我爸爸养我变成老公养我,我这个人从小就没有干过一天活。”
话音刚落,人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起来。之后,这位妈妈再也没有被邀请出席该校的咖啡晨会(Coffee Morning)。
原来,英国私校的妈妈们不喜欢“凡尔赛”。
金钱没什么了不起
8岁之前,李爽的大女儿一直在家门口的一所公立学校上学。英国的公立小学遵循“一个也不掉队”的原则,老师要为成绩差的孩子兜底,保证他们及格;而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大部分时间给他们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自学。
女儿的成绩不错,李爽担心孩子“吃不饱”。在一位教授的建议下,她决定让大女儿转到私立学校去。
英国公立学校的教育是免费的,但私立学校却价格不菲,最便宜的走读学校,一年下来也要两万多英镑,一个孩子的花费就相当于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全年的工资。
英国家庭大多都有两三个孩子,很少有独生子女,所以有条件选择私立教育的除了old money(家底雄厚的人,嗯,老有钱了),基本上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商人。
李爽曾碰到过BBC的著名播音员、英国上一任财相奥斯本来接孩子放学,宜家创始人的孙子曾是李爽大女儿同年级的同学。
“身在这样一个圈层的好处是提醒你金钱没什么了不起”,李爽说,伦敦的家长很少攀比。
“大家不会因为我住着两室的公寓,你住着一个五个卧室的大房子,就觉得我不如你。”李爽说,“OK,他们会觉得你选择那个也许是经济原因,也许是生活方式。或许你在伦敦住着一个两室,但在意大利的乡下还有一个酒窖,情况或许很复杂。”
“在英国这个社会环境里,都很重视教育,而且重视除了成绩以外的教育,这是他们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来的重要原因。”李爽说。
真正的英伦贵族气质
如果真有英伦贵族气质,李爽认为它的诠释应该是“摈弃喧哗和嘈杂,遵守规则但又秉持自己的本性,保持低调,尊重他人”。
这在英国的私立教育中,仍可以寻觅到,这是海外富豪和中产阶层把子女送到英国私立学校,特别是寄宿学校的一个文化原因。
李爽曾听到过一则趣闻:某贵族城堡招待了一批亚洲学生和妈妈骑马,学餐桌礼仪。某妈见到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女士,以为是仆人,就让她洗内衣内裤,老太太二话没说,去洗了。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太太是爵士夫人。
真正的英国贵族很少把自己当“腕儿”,最尊贵的英国女王常在圣诞节被媒体拍到裹着小头巾拎着小包坐公共汽车回别墅。
尽管有贵族制,但英国从不培养疏离大众的精英。在当下的英国社会,贵族常代表“服务”,要具有服务人群的意识。
批判性思维
英国的私立教育对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彻在于点点滴滴。
英国的小学是没有教材的,比如五年级英语这门课,如果是A老师,他可能选择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做教材,但今年学校换成B老师,可能就会选择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对于这一点,中国的家长很多还不习惯,但私立教育会让家长明白“没有什么不行”,“批判性思维第一步就是解放思维”。
在英国,很多学校还会不断地请政治家到学校做演讲,让小朋友和家长提问,让孩子从小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正确的”。李爽的女儿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跟李爽争论。
私立教育为什么这么昂贵?
当你了解了这些,就会听到“钱的声音,在这一刻,如此清晰”,李爽说。
英国教育重视体育,因为体育能培养出人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专注、领导力,也让在糖水里长大的孩子多了挫折教育的机会。
李爽说,击剑让女儿对公平的概念更敏感,让她更看重实力、更纯粹,也学会了管理时间,善于做决策,并敢于为此承担后果。
李爽的家在北京海淀区,她常跟先生感慨,如果他们两个孩子在北京长大,学术也不会差,但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全面发展。李爽很感谢英国的教育,她觉得女儿在体育、艺术上获得的成绩不是因为她多有天分,实际上是社会和学校成全了她。
没有一条完美的路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孩子在北京上国际学校的妈妈,她曾经是学校家委会的成员。她直言之所以加入家委员就是为了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照顾一些。
而为了在老师面前表现,家长们“内卷”得十分严重,你组织晚会,我就做PPT,你拍视频,我就去运营学校的公众号……
重视教育不是中国人的特色,在英国,李爽见识了各种国际性的“虎爸”“虎妈”。
但这些爸妈似乎没有国内父母的焦虑。
“我接触的这些私立走读学校的家长们有很大一部分人本身是职业人士,或者说是职业成功人士。不管他从哪个国家来的,他的性格都是比较自律、刚强的那种。”李爽说,她认识的家长都不太容易被小环境影响,去攀比,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不是一定让他们拼尽全力考进牛津、剑桥,或哈佛、耶鲁。
对于孩子能不能上名校,这群父母相对佛系,“孩子只要有一个还不错的大学教育,之后有很多出路发展就好了”。
他们愿意花更多的心思,让孩子成为一个被现代社会所能接受的人,一个独立、有意思的人,而不是画一个简单的条条框框,让孩子成为一个分数机器。
在教育孩子上,李爽认为也是这个道理:家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你是谁,你要教育什么样的孩子?你的孩子是谁?孩子在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她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你所在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把所有这些东西综合起来考虑要让孩子以后走什么样的路。
“如果我就想让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你要把这句话写在墙上,不能到了后面他开始学钢琴时,你就想让他成为钢琴大师、开音乐会。他开始学足球时,你就想他有没有一天打进国家队……你不能不断地加码,到最后你会很恐慌,孩子也不知道要怎么样。”李爽觉得不忘初心在教育里很重要,“教育后面一定面临特别多的选择,你要明白自己的标准是什么。”
而她眼中的精英是一群有学术能力和科学知识,同时也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和社会的明天变得更好。作为一位把两个孩子送进私校的母亲,李爽不避讳看到关于私校不好的言论,她认为这给了她很多很好的提醒,“千万别觉得你们在什么学校,或者拿到什么成绩和荣誉,就觉得好像真正拥有了什么。你一定要特别清醒,因为教育很复杂,你给孩子选择任何一条路,都不会是一条完美的路。”身为父母,李爽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类型,用自己的知识去成就TA。未来这一天TA能够说,“妈妈和爸爸是我的助力,而不是一个阻力”,这就是所谓的“成就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