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亲子冲突,父母的首要“功课”。(图片来源:Adobestock)
给孩子最深的爱,莫过于情绪稳定的大人
面对假期,我们被孩子引爆情绪了吗?沉迷3C、作息懒散、甚至一整天不见人影……要不就明明放假但却对家人口气不耐烦,这些,每一个都是情绪爆点。
每一位家长都知道,给孩子最深的爱,莫过于我们的用心陪伴跟情绪稳定。但大人,当年成长时也或许跌倒受伤过,伤口虽自然风干,但搞不好还没完整处理好,就这样长大了。
如果身为父母的我们,没有觉知自我情绪起伏的能力,无法先安顿好自己,就不容易成为一股稳定的力量,导引孩子正确的情绪出口跟确认亲子间爱的连结,反而容易一切搅在一起,转眼就是亲子大战了。
“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是新课纲核心素养的第一条。所有素养的建立、能力的堆叠,甚至人际的共好,都来自自我身心健全。而孩子的人生首堂情绪课,老师就是父母,而地点就在家里。
在阅读李仪婷这本《萨提尔的亲子情绪课》时,对我这个急切、严格、高标准的妈妈而言,常有很多提醒的时刻。这本书用很多实例、与大量的亲子(亲师)对话,引导家长认识、解构,甚至觉知情绪。父母要先能敏锐的觉知自己情绪形成与走势,才能好好提醒自己,准确的表达讯息,而不是要恫吓/控制/胁迫孩子。
书里一开始就举了爸爸帮儿子刷牙的例子,当两人都陷于挑衅与不服输的倔强中,情绪风暴让人只想要征服或战赢对方,而疏忽了事件的本质是爱与连结。这让我联想到很多次我与水果姐的冲突,当下就只想要她配合,会以道理、声量、快速的音调、父母的权威,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她的服从。顶多做到,在她委屈过后,给她秀秀和好,但那个过程,母亲彰显出来的,只有急躁、效率,跟不肯等待。但能在情绪前煞车,其实更该是父母的功课。
那,该怎么“放慢”呢?具体的策略是什么呢?
这本书给了很详细的指引,真的很像老师在面前上课的拆解步骤指导:“听核心”。倾听、核对、用心欣赏。诚恳倾听孩子的需求,包括“听事”与“听情”。复诵或换句话说以核对我们所听到与理解的,是孩子想要传达的意思。书里认为在所有的亲子对话里,因为父母的欣赏,孩子可以增加自我价值与自信。欣赏孩子,会让每一次对话都产生力量。
很特别的是,书上不但教“具体怎么做(说)”,还提供了“错误示范”,更细腻的提供细节,好避免读者父母误踩雷区。另外一个本书的重点:“陪跑界笑星”,看在我这个受正统儿童心理教育发展的人眼里,真的非常适切。
陪伴
跑(让问题跑一会儿)
界(划定界线)
谐(取其谐音,其实是“协”,跟孩子展开目标协商,找出共同都能认同的方法。
星(取其谐音,是心,用心欣赏)
如果在孩子还没有进入情绪风暴,还有对话与聆听能力的时候,给予高质量的陪伴,父母让对话维持温度,当中也包含理解跟陪伴,传递爱也连结彼此,很多情绪风暴就不会起来。
而我最欣赏的是“划定界线”这部分,界线虽是规范,但却让人感觉安全,也能彼此得到最大的自由。在平时,或在孩子情绪稍歇时,要让孩子清楚家里的规范与界线,这是一个家庭教养的核心。在双果家,界线在日常生活中就设定了、并常反复提及或确认,加上大人小孩都要遵守,已是家庭里的价值观,不但出现在父母的嘴里,更落实在父母的行为里。
所以,包括礼貌、认真、为自己的事负责、诚实、爱护家人等等,都是双果家的“界线”。而因为平日都内化了,已形成家庭观念的一部分,就不容易成为亲子间的爆炸点。那我跟水果姐的爆炸点大概是什么呢?大概是我在急时,她又态度或口气不好(或动作慢),我也没什么耐心等她(情绪过去),就会很直觉的用权威压制她。简单来说,就是妈妈急躁,而小孩长大了有自己的节奏没这么配合…….
所以看这本书,给我很大的提醒,如果家长都没有稳固的内在,别说还要引导孩子的情绪有好的转换,甚而最后产出亲密的爱的连结,大人自己就先乱了。就算我长年面对小学生,这不只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专业,但这本《萨提尔的亲子情绪课》,当中很多操作细节、温暖言语的建议,真的是非常值得一读。
“素养”的建立,家庭是第一个场域,而父母就是孩子眼见,第一个身心健全,或不够强健的大人。
还好,这有一本实例丰富,而且步骤清楚、把每个大目标都拆成小任务的书,每一个家长,都可以透过详细的文字,先安顿好自己。以及学习如何看见孩子底层的冰山,在爱与尊重孩子的对话下,再把亲子间的关怀连结回来,达到彼此都舒服与认可的目标。
本文整理、节录自李仪婷《萨提尔的亲子情绪课:以爱的对话,陪孩子走过情绪风暴》一书,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由天下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