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经济全球化都有谢幕的时候…(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21年1月11日讯】经济全球化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就是一条条的资本河流,联通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资本河流承载着信用,所以是信用将各国联系在一起。资本河流支撑了原材料和商品在国际间的正常流动,也将工业产能和农业产能输送到世界上有需求的国家。
在这样的时代,通胀几乎是无法成患的,源于全球的工业产能几乎可以无限扩张,可以满足世界各地的需求;农业产能也可以稳定上升,不至于出现短缺。
在资本河流有序流动的同时,又带来了全球的人员流动,而全球的人员流动又带来了文化与宗教的融合和撞击,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全球化看起来很美好,难道就没有成本吗?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很多人看不到而已。经济全球化可以长期维持下去吗?当然不会,就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全球化一样,也都有谢幕的时候。
第一,经济全球化会导致一些国家的灭亡。
前面论证过,美国大选本质是基督教精神与移民之间的矛盾。一旦川普(特朗普)败选,就意味着延续了200多年繁荣的、传统的、依靠基督教精神建立起来的美国消失了,美国再也不是小政府、大社会、自由经济模式的美国,当然更不再是灯塔,必然逐渐走向香蕉共和国(委内瑞拉是这类国家的典范),这就是典型的“亡国”。(经过1月6日之后,美国两党建制派已经公开联合,这和前面预计的一致,他们本质就是一伙的,目的都是为了窃取国家的征税权。美国的前途已经只剩下革命,只有革命才能让美国人民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国家)
不仅美国,支撑欧美发达国家的繁荣基石都是自身的信仰和民族精神,法律等都只是外在的表现。而移民的不断进入已经让欧洲国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这显然是经济全球化之后左倾意识不断侵入带来的恶果,这也是亡国危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法国,她正在逐渐演变成“法兰西斯坦”,走的是与美国一样的亡国模式。
在这一历史的关键转折关口,英国依旧是世界上最有洞察力的国家,就因为要保护自己的国家不至于“灭亡”,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脱离了欧盟这个大泥坑,逐渐开始摆脱欧盟法律和一系列左倾思潮对自己的冲击。
国家由信仰和文化而定义,在这个基础上才产生体制,一旦整体的信仰和文化出现改变,国家就不复存在。一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一直不愿意接收移民(当然更不接受难民),本质上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保护自己的国家。
经济全球化对多数欧美发达国家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对于东方文化体系来说,冲击一样严重。朝鲜为什么不加入全球化?一旦参与全球化,平等自由的文化就会进入朝鲜,就会颠覆现在等级鲜明的社会形态,当民众平等自由的要求成为社会潮流之后,金家摆在何处?传统的金家的朝鲜也会亡国。
虽然有些类似朝鲜模式的国家,或许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加入了全球化,但对传统的体质也会带来严重的冲击,最终一样会脱钩。这里的核心是文化脱钩,而文化脱钩之后就必然带来经济脱钩。
所以,经济全球化威胁的是世界各国传统的社会体制,这就是“亡国”危机,这是所有国家都不能承受的“成本”。
第二,主要国家的财政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是最主要的资本输出方,通过美元的资本输出(当然,欧元英镑日元等也有类似的作用,但与美国无法相比,基于经济模式的不同,它们输出资本的能力很有限),保证了信用在全球流动,支撑了物流在全球的有序流动,是全球化的支柱之一。
同时,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大兵遍布世界各地,压制各地的地缘政治矛盾,维持全球航线的稳定(维持全球航线稳定的成本是巨大的),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支柱之一。
由此可见,上述两点本身就是矛盾的,维护世界各地(主要是贸易航线)的稳定,需要维持很高的财政支出以维持庞大的军力,同时,资本不断输出又意味着产业不断外流,财政收入增长受到压制,这就导致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让政府的债务率不断攀升。当美国政府的债务率上升到100%以上的危险区域之后,就不足以支撑遍布全球的庞大军力,就只能进行军事收缩。随着政府债务率的不断上涨,财政危机就会逼近,美元购买力下滑的速度就会加快,就会面临美元危机。
近年来,随着美国政府的债务率不断攀升,与之相伴的就是川普总统不断从欧洲、中东等地撤出军队,就是上述矛盾的具体反应。
经过疫情的打击之后,美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率均出现了飙升,债务危机已经是一触即发的态势。各国都会在2021年开始严厉打击资本外流,挽救自己的财政,而美国也会加速从欧亚非等地撤出自己的军队(主要是陆军)。
2020年,美国正在遭受大选带来的宪政危机,这是典型的“亡国危机”,这是为经济全球化支付成本的范本。美国的问题已经演绎在全球所有国家面前,2021年所有发达国家很可能都会陆续收紧移民,避免走上“亡国”之路。而人员流动本身就是资本流动的一部分,人与资本是不可分割的,这给全球化踩下第一脚刹车。而财政危机必然让世界各国从2021年开始严控资本外流,国际间的信用流动就会被严重破坏,或者说全球的资本河流就会冰冻起来,这会给经济全球化踩下第二脚刹车。美国加速撤出欧亚非的军队,各国只能加速整军备战保证自己的国防,让财政问题继续恶化,这是第三脚刹车。
第三是能源供给体系的变化,这是全球化的第四脚刹车。
全球商品生产可以不断扩张的基石是什么?是能源供给体系可以维持稳定甚至过剩。
在全球变暖时期,太阳辐射强,再加上化石能源的充足供给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水力、化肥和农药,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上升,为全球提供了稳定甚至过剩的动植物能源(主要指的是肉食和谷物)。在化石能源供给稳定甚至过剩的时期,在资本全球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工业产能也几乎可以无限扩张。
所以,综合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太阳能)可以稳定供给甚至过剩的时候,工业品就可以稳定供给,农产品的供给也有保证,原材料和商品就可以实现全球有序流动,就实现了低通胀。所以,苏联解体之后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欧美和中国都因此进入了相对的低通胀时代。
当综合能源供给下降的时候(主要指的是太阳辐射下降的时候),全球基础商品(主要是农产品、食品)的供给能力就受到制约甚至下降,而部分工业品也会因能源短缺而短缺,此时,各国为了维持自身的社会稳定就会限制出口,全球物流产业链就会绷断。当物流产业链绷断之后,经济全球化就结束了,这是第四脚刹车。
2020年因瘟疫的全球大流行,彻底改变了主要国家的财政与债务状况;2020年也让多数国家通过观摩美国大选、深刻地认识了参与经济全球化需要支付“亡国”这一高昂的成本;全球物流也会因能源问题逐渐遭到破坏,让2021年成为彻底敲响全球化丧钟的年份(注:如果主要国家之间在2021年爆发战争,或者病毒变异过程中很不幸地出现致死率更高的情形,经济全球化就会“猝死”)。
人们对全球化的环境(主要是温和通胀的环境)恋恋不舍,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具有先天的惰性,这种“恋恋不舍”最不靠谱!在综合因素的打击之下,全球化解体,全球产业链断裂就会让世界进入商品短缺的时代,再加上能源短缺(动植物能源短缺是核心),高通胀时代就会到来。
在这样的时期,供给短缺加上各国财政收支恶化,必然导致纸币的地位飞速下降(参考很多国家历史上纸币变纸张的故事),“物”的重要性会快速上升,无形财富(行政权力、个人独到的势等等)最终决定每个人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