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给人带来以光明、希望和感悟。(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人们举行“祭月”仪式。到了唐朝,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在宋朝以后更为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谈中秋必然谈到咏月,古代咏月诗蔚为大观、源远流长,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份。明月高爽明净,夜空辽阔澄澈,最能与诗人淳朴的气质、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产生共鸣。
咏月诗蕴涵的意境和显现人与自然的交流,反映出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宇宙观和审美观,同时也使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
感悟宇宙和人生的奥秘
月亮皎洁是美好的象征,“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皆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关注和赞美。月亘古不变,是永恒无限的象征。
如张若虚写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如李白写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诗人感叹“明月长在,人生如寄。”世事沧桑,光阴易逝。而天上明月阅尽人间变幻,恒久相照,使万物生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等哲理的深层思索,顿然升起对宇宙和永恒的探求和向往。
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描绘大自然的海天相接、波澜壮阔的景象,表现出对理想信念的矢志不渝。
追求光明、澄澈之美
月明如镜,秋空晴朗,唐代诗人王维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写出了新雨后,月亮的清辉遍洒松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宛如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表现了诗人修身养性、宁静淡泊的心境。
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现了诗人纤尘不染的高洁和洒脱的气质。
人们称赞月的品格,在茫茫的黑夜中为人带来光明和希望,扫荡一切黑暗污浊,普照大地,公正无私的照遍天涯海角,不漏一处,却不曾私照一户人家。
所以,诗人们才赞美道:“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寄讬对圆满、团圆的盼望
以月圆比喻团圆、圆满,寄讬了人们盼望团圆的愿望。
唐代贤相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既体现出诗人旷达博大的襟怀,又反映了大唐盛世的气度,具有一种高远深邃的气象。在海天辽阔的境界中,那一轮明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有着怎样广袤深邃的意境?一个“共此时”凝聚了千秋万代天下人民的多少美好愿望和祝福!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人们关爱着他人,亦被他人所关爱;祈福着他人,亦被他人所祈福。明月给人带来以光明、希望和感悟,千百年来,人们咏月、赏月,探求天理大道和人生的真谛,渴望回归美好、善良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