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被舆论关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9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期关于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被舆论关注,8月31日,中国经济学家向松祚撰文认为,发行数字人民币就此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等都是误解。
向松祚:数字货币不会造成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官媒8月30日报道称,建设银行App在8月29日增加了“数字钱包充值”以及“数字货币”两个子菜单,但是这两个功能并未向公众开放,仅在部分试点地区开通。从建设银行的协议看,建设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类型分为一类钱包、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并设有限额。
建设银行回应称,此前在手机银行系统开展相关功能测试,目前本次测试已经结束。当前网传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
8月31日,中国经济学家向松祚撰文称,正如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一样,未来数字货币也会取代今天的纸币。但是,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影响到整体的货币金融的格局,只是货币发行的方式发生变化。“对于数字货币,存在很多误解。有人认为发行数字货币就可以‘弯道超车、异军突起’,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想这是很大的误解。发行数字货币时间早并不意味着接受度高,对于数字货币的信任仍然来自于主权国家的信用,投资者是否相信主权国家的信用取决于国家法治的健全、政治经济的稳定、科学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等。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并不是发行了数字货币,就能够实现国际化。”
向松祚直言,“我们要有一个很理性的、客观的、冷静的看法,数字货币不会造成革命性的变化。”
最后向松祚坦承,“发行数字货币并不意味着全球的货币金融体系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革命性的变化。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终究还是要以主权国家的信任为基础。”
向松祚被媒体称为敢言的经济学家的原因是,多年来媒体和学界对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一直有质疑。2017年初,辽宁省公开承认此前数年经济数据连续造假。2018年-2019年,内蒙古、天津、云南、湖南、吉林、重庆等省份相继自曝或被曝存在经济数据作假问题。
在2018年底的一次演讲中,向松祚称,他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的研究小组的内部报告”,两种测算方法分别显示,中国2018年GDP增速为1.67%甚至负值。而当时官方的数据GDP同比增长6.5%。
中国央行首次正式回应数字人民币能否换黄金和外汇
独立智库天钧政经认为,由于大量发行人民币造成通货膨胀、百姓怨声载道,同时贪腐、洗钱等问题让北京当局感到极为棘手。如果直接废除现在流通中的人民币,处理不好的后果是中国金融系统的崩溃,最终导致中共政权的垮台。于是,用数字人民币替换纸币风险就小得多了。同时,这也是一次对全民财富的洗劫,从普通百姓、中产阶层到达官贵人,无一例外地的被裹挟其中。从官方发布的信息可以确定是,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使用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逐步替换流通中的基础货币,并且很可能加快完成这个过程。
此前,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公开表示,“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8月25日,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出席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政策例行会议,并答记者问。
《路透社》记者提问:“两个问题,第一关于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推行试点情况是什么?数字货币现在能否换成纸币、美元或者黄金?它的价值和纸币是一样的吗?中国是希望未来把纸币淘汰了,还是什么?第二关于现在的趋势。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鼓励他们的公司逐步离开中国,逐步不怎么依靠中国的市场,中国人民银行是否担心这种情况、这种趋势?是否担心会影响到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谢谢。”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回应称:“关于数字货币的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我理解这位记者朋友问到的数字货币应当指的是人民银行研发的数字货币。人民银行研发的数字货币现在称之为数字人民币……谢谢。”
孙国峰一千七百多字的长篇大论没有提及纸币、美元或者黄金等字样,刻意回避各界关心的数字人民币能否换成纸币、美元等外汇或者黄金等问题,顾左右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