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和李克强(图片来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8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文隆综合报导)今年的北戴河会议传党内斗争激烈,习近平被围攻,李克强要替习近平。有评论认为说围攻有些过分,但习肯定受到强烈批评。习近平8月18日现身洪灾后的安徽,李克强则现身重灾区重庆,被认为是会后首次“交锋”。
北戴河习曾遭围攻?评论称妥协和冲突共存
在北戴河会议前就有自媒体放风,说今年的北戴河会议气氛无疑会格外凶险。习近平正遭受内外夹击,传闻中共政治老人已与美国密使会面,商讨习近平的去留问题,中美关系等问题。消息还说,最近李克强频频活动,基本上受到政治老人的默许。李克强的做法经常和习近平南辕北辙,党内有呼声要求李克强取代习近平的地位。给习近平留个虚位的国家元首,甚至军委主席都要退下来。
在会议期间,又疯传北戴河会议开得不愉快,在中美关系、香港问题、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上,习近平跟元老们存在重大分歧,甚至绘声绘影说习遭各方围攻,以致中方要求推迟中美高层视像贸易谈判。
香港《苹果日报》8月21日刊发潘小涛的评论认为,从8月1日起各中共巨头销声匿迹,到8月17日中共高层纷纷再露面来看,北戴河会议应是8月1日至16日举行,时间上跟过去差不多。而中美高层视像贸易谈判取消,川普(特朗普)已表示他因不满中国处理疫情手法而取消会谈。故此习在北戴河会议遭各方围攻一说也不成立。
不过文章认为,习近平在北戴河也不能说未受批评,因为如果党内各派都满意会议结果,对近期中央的内政外交等政策都交口称赞,意味着这是所谓“团结胜利”的会议,党媒早就大书特书其成果,舆论及宣传口径也必定已高度统一,对美、台、港的态度就会更加强硬。但事实不然,官媒迄今对领导人在北戴河的活动讳莫如深。
文章推测,从领导人公开活动及言论、喉舌宣传口径等分析,习近平似乎作出一定的妥协。他在会后第一时间飞赴水灾灾区安徽说自己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但若一直牵挂,当大半个中国浸在洪水中,数千万人水深火热,他哪去了?
潘小涛认为,正因为当局防洪救灾赈灾的动作迟缓,才受到外界激烈抨击,完全是处理武汉肺炎疫情的翻版。等疫情稳定后他才飞去武汉,洪水已经退却他才前往安徽灾区。若非党内意见极大,他会这样做吗?
另外,文章认为,在处理中美关系上,习在党内外应该被批评得最激烈。因为在北戴河会议将结束之际,一向对美极强硬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突变温和,撰文称,台海地区的解放军、美军和台军都应该恪守“不开第一枪”原则,降低擦枪走火的风险。与此同时,杨洁篪、王毅、乐玉成、崔天凯等外交高官,近日不断地呼吁中美对话,释出希望缓和关系的信号。
但本月初美国卫生部长阿扎尔访问台湾前,胡锡进还在厉声指摘美国不断挑衅。文章认为,若非高层在激烈交锋,且无法在北戴河会议达成共识,他怎会在会议期间释出如此互相矛盾的信号?
北戴河会议后习李首“交锋”习输在细节 中央级官媒封杀李克强
中国南方洪灾不断,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分别到安徽、重庆勘灾,媒体报导,习近平名为“考察防汛救灾”,但他抵达安徽时洪水已退近月,习近平在风和日丽中全身“干干净净”考察;反观李克强在重庆水患期间,一双雨靴布满泥泞深入灾区,获网民点赞。
有海外媒体说,北戴河会议后习李首“交锋”这一个细节让习完败。
不过,也有网民发现,李克强这次赴重庆,官方通稿中,他仍不忘提到习近平,说“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但李克强赴重庆勘灾的行程,直至今天记者发稿,只有部分党媒、中国政府网报导,新华社、央视等中央级官媒只字未提,而是满屏习近平视察安徽,令人玩味。
被指亲北京的香港《明报》19日发表题为《党内谁在反习?》的评论文章称,北戴河会议后,习近平首度露面不在北京,而是到了安徽视察,安徽是胡锦涛的祖籍地,也是李克强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故乡。
评论说,北戴河休假期间,外界就传出党内有势力“倒习”,其中李克强就被点名为代表人物之一。未知习近平此行是“深入虎穴”呢,抑或辟谣?
不过,文章最后点题说:“以他(李克强)现时的影响力,若真存心振臂一呼,图反习上位,恐在党内和应者寡,最后不是变成林彪第二,就是变成赵紫阳第二。”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法广表示,相信《明报》的放风,是习近平为扳倒有李克强作舆论准备。
他又指出,其实李克强近期已采取自保行动,利用中国政府网突出自己有所作为,既保现时,亦要保日后不被秋后算账。
北戴河会议前,习近平与李克强的矛盾就被指公开化。包括李克强透露有6亿中国人月收入一千元,提到地摊经济,又说小店经济,凸显经济困局。
北戴河会议后,李克强8月17日在北京露面,他在主持国务院会议期间,强调要确保对小微企业的政策资助。但中共党刊《求是》杂志8月16日刊发习近平5年前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一番讲话,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清华大学政治系原讲师吴强认为,《求是》刊载这篇讲话,显示习近平意欲“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