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画像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wikipedia)
不久前,两册《永乐大典》在法国巴黎知名德鲁奥(Drouot)拍卖大楼二号拍卖厅举拍,起拍价5000欧元,最终一位买家以640万欧元拍得,加上佣金共772.2万欧元,竟然翻了1000多倍。Beaussant Lefèvre拍卖行表示,这两册《永乐大典》手抄本隶属湖字(2268-2269)、丧字(7391-7392)卷,来自法国一位私人收藏家,其家族成员曾在19世纪后半叶被派到中国,这两册就是当时获赠的礼物之一。
《永乐大典》开本高50厘米,宽约30厘米,使用洁白柔韧的皮纸。除将各个门类事物的首字用篆、隶、草体书写外,正文均为当时流行的台阁体。正文为墨色,引用书名文字为红色,断句和标声符号用红色小圆戳钤印。全书“朱墨灿然”,为写本中的精品。书内插图,亦是精美无比。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的全世界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共有11000余册,比法国的百科全书早300年。全书22877卷,目录与凡例60卷,分装11095册,共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多少年来,官僚和满清以及中共出于卑鄙的目的,对永乐大帝极尽抹黑,把他之前的建文帝捧成一朵花。永乐大帝绝对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的文治武功历史上只有几位皇帝能及。编撰《永乐大典》就是永乐大帝文治的典范。
《永乐大典》正本不知去向,目前副本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分散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公私藏家手中。由于屡遭劫难,目前,《永乐大典》已知存世有400余册,数量不足原书的4%。其中224册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另有200余册流落海外。很多人可能并不明白《永乐大典》的重要性,因而也不理解搜寻它的重大意义。
《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中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道教在元朝经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元朝的统治者几乎烧毁了所有关于道教的书。到了明代,流传于世的道家经典不足宋元时候的三分之一。而《永乐大典》则最大限度的记载了明朝以前所有的道家经典。《永乐大典》收录的典籍除比较正规的儒家典籍、史传百家、历代文集等,还收录了大量的方舆志乘、小说戏曲、医学方技、道佛典籍等,所以历代学者都把《永乐大典》看作辑佚之渊薮,他们在其中爬梳整理,把分散在各卷中的典籍汇总起来,使许多佚书得以重现人世。
《永乐大典》的成书,还要追溯到600年前。1403年,永乐帝朱棣命令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缙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宗旨如下:“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解缙即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为《文献大成》。但永乐帝认为此书“所纂尚多未备”,于永乐三年(1405)下令重修,设置总裁、副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在这种“文化总动员”之下,朝野上下两千多人继续编书。总部设在文渊阁,由光禄寺负责送饭,锦衣卫负责保护人身安全。永乐五年(1407),第二稿完成。这一次,永乐帝很满意,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此后的弘治皇帝和嘉靖皇帝对其颇为喜爱,尤其嘉靖帝,手边常备着一两册,成了“案头书”。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着了一把大火,给嘉靖皇帝提了醒。他命令大臣缮写《永乐大典》副本,“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参加人员同样阵容强大。当时选出誊录、绘画生员109人,每册结尾处要注明重录总校官、分校官的名字。
嘉靖皇帝要求完全按照正本的版式、行款等进行誊写,而且要保证质量,稍有错误便需重抄。所以,《永乐大典》的正副本几乎一致。耗时5年,副本重录终于完成。但也是从那时起,正本即下落不明,仿佛人间蒸发,甚至找不到任何损毁或有关去向的记录。
副本虽然存世,却是命途多舛。它的流散,则可称为“国人之痛”。抄录完成后,副本最初放置于皇史宬,后收于翰林院。这也为更多人能接触到《永乐大典》制造了机会。乾隆五十九年(1794),《永乐大典》副本已有千余册去向不明。
清朝末年战火频仍,朝廷无力保护剩余的《永乐大典》,它的流失,似乎已不可避免。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遭劫。清廷议和后,当时的北京外国使馆林立。翰林院官员监守自盗,“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洋人花10两白银便可买到一册。据统计,至光绪十二年(1886),翰林院的《永乐大典》仅存900余册。1900年,庚子国变中,翰林院被烧,副本多册被焚毁或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