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实体经济风险正在向银行业集中。(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0年5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赵晓彤综合报导)中国央行近日表示,受中共病毒疫情影响,金融风险正随着实体经济困难向金融领域传导,且效应正逐渐显现,并指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将出现反弹,银行业利润也可能出现下滑。而北京近期计划推出港版国安法,风险在金融市场间传导的可能性也将加剧中国金融系统风险。
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据《路透社》报导,中国央行旗下的《中国金融》近日发文称,虽然中国银行业第一季利润绝对额不小,但利润增速出现减慢,反映银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同时,由于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并不同步,导致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并且疫情爆发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导致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大的不良贷款率及资本消耗压力。
文章指出,由于中国央行再度延长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本付息的期限,已延长至2021年3月底,而对其他困难企业的贷款延期的期限也在协商中。随着实体经济风险向金融领域逐步传导,银行不良贷款将进一步增大。
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市场需求急降,导致中国外贸企业因严重失单而再次停工,行业大量企业经营难以维系,并面临结业潮。且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并不局限在外贸行业。
早在4月初,一家大型中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官员就对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即使银行知道一些贷款人不太可能偿还贷款,银行仍要参与。这位官员说,我们必须参加这项行动,因为政府希望以廉价的信贷来支持实体经济。如果经济继续疲软,这些贷款可能会违约。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一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49.9亿元,其中仅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量就达到1985.9亿元,占比为43.6%。
全球评级金融机构标普在4月初曾指出,疫情或令今年亚太区银行不良贷款增加6,000亿美元。中国银行业将占亚太区新增信贷成本和不良贷款最大部分,他预期今年大陆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上升2个百分点。
文章还称,鉴于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是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的主要力量,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之际,这些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弱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此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于3月30日发布报告,对六家中资银行下调评级为负面,分别为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深圳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和富邦华一银行。报告还指,中国银行业在疫情严重影响的地区和产业具有敞口,因此受到冲击。并将相关银行的展望调整为负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易纲发布论文指出,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金融资产风险向银行部门集中。而疫情正在令集中的银行业风险加速暴露出来。
国安法动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风险内向传导
除了疫情令中国境内金融风险正在向银行业集中,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也可能是引爆风险的那块多米诺骨牌。
5月22日,中共两会突然急推“港版国安法”,香港恒生指数收盘重挫5.56%,创2015年7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苹果日报》引述经济学家、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表示,若条例实施,会导致外资重新审视香港的营商情况,或会减少在港投资、甚至出现撤资。他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因有独立的法治、民主制度的配合;若撤资潮出现,也必会打击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另有分析认为,金融市场间存在风险传导,若香港金融市场产生动荡,除了对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的流动性造成影响,也存在极大的将风险向中国大陆金融市场传导的可能性。
目前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H股共有261家,红筹股为173家,市值总计逾10万亿港元。反映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及稳定对中国大陆经济已是紧密相关。
但由于香港股市仍有企业基本面、企业业绩做支撑,也许并不会第一时间传导暴露的风险,但香港的楼市则可能先暴露出传导风险。
香港资深银行家、时事评论员吴明德教授指出,国安法造成的香港金融动荡,会最先反映在楼市上,因为大量市民移民,出售楼产,则可能导致楼价下挫。
5月22日,香港地产股重挫,九龙仓置业跌幅接近10%;龙头股长实集团下滑8%;新鸿基地产挫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