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疫情导致经济下滑,财政部与央行之争也被关注。(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20年5月12日讯】(看中国李正鑫综合报导)武汉肺炎疫情导致经济下滑,北京当局提“六保”,“两会”召开前夕,舆论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讨论逐渐多了起来,财政部与央行之争也被关注。
疫情之下刺激经济需要财政更有担当
据官媒《新华社》日前发布的信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则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北京当局要“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场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中国经济已经连年下滑,此前在2018年7月,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应对经济下滑的对策--“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今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六保”。
重要的是,经济增速与就业息息相关。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的研究,中国GDP增速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为200万人,但如果中国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则会减少就业400万人。如果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无从谈起。
5月11日,据官媒《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认为,针对即将来临的两会,市场非常关注全年财政政策的力度。这不仅体现在财政赤字率的高低上面,也体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的具体规模上面。财政资金的具体投向也是观察重点,例如,是否会进一步刺激消费,是否会加大对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倾斜等。
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去年中国财政赤字率是2.8%,今年市场普遍预计将达到3.5%左右,这将是中国财政赤字率首次突破3%的心理防线。财政赤字缺口最终需要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去年约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衡量财政刺激力度,需看政府举债规模。“从国内外形势以及目前市场主流观点来看,今年财政刺激力度将远超以前,政府(新增)举债恐怕要接近10万亿元。去年政府(新增)举债规模约5万亿元。”
货币政策超宽松 央行和财政部之争仍存
5月11日,中国央行公布的信息显示,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连续发力效果显现,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等金融数据全面好于预期,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11.1%并创下近三年半新高。
货币政策仍需继续宽松,但不排除宽松程度边际下降可能。偏重金融领域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撰文,建议中国现在必须大胆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曾担任过中国央行副行长的吴晓灵就撰文称,“我们的财政政策是否合适,效率如何?中国的银行体系尽管在信贷的公平性上存在问题,但传导机制是正常的。”
她表示,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就是对财政的支持,也借此吐出基础货币实现信用扩张并创造货币。之所以中央银行不直接购买一级市场的国债,是希望对政府财政有一个市场约束。
事实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讨论一直是学界议论的热点话题,除了学术讨论外,也难掩背后的政府部门之争。
2018年7月15日,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撰文称,“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够积极,甚至是紧缩的”;“中国的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众监督,不要说人大代表看不懂财政报表,我也看不懂。没有有效的信息披露,事实上监督制衡无法实现。”
2018年7月16日,有财政官员发文表示,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支柱,并且讽刺央行没能管理好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地方政府不规范举债的各类形式、各个环节,几乎都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参与,其包装操作之复杂,远超出基层财政部门的工作水平。”
2018年10月30日,吴晓灵的一个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她表示,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定位和关系争论不断,其实很多事情央行是明白的,但操作中受到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