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患者于2020年3月9日离开武汉市的一家临时医院。 (图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4月15日讯】新冠疫情不但冲击了各国实体经济,也降低了居民消费水平,因为有大批人员失业或者没有收入。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向低收入群体发现金以度过难关的时候,自三月份以来,中国多个地区免费发放消费券,总额达五十亿元人民币。但老百姓对此并不是很买账。
疫情造成的全社会消费下降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下降23.7%。
促进消费的措施
为了应对这种严重的局面,中国各地政府从三月份起就开始向居民发放消费券。据《中国经营报》粗略估计,截至目前,已有约四十个地区的政府发放了消费券,杭州、南京和郑州等城市发放的消费券都有上亿元人民币。最新发放消费券的是刚刚解封的武汉,总共发放两千万元人民币的消费券。
深圳的教师孟醒感觉,消费券有积极作用:“消费券可以促进一定的消费,比如说,我需要某个东西,但我嫌贵,不想买,比如说价格是三百元,你给我补贴五十元,我就想买了。”
据《浙江工人日报》报道,截至4月7日22时,杭州发放的电子消费券总共兑付2.2亿元,带动了杭州消费24.60亿元。
目前各城市消费券一般是指定商家,采取满点折扣的方式。比如,杭州的消费券是每份共三张,分别为满300减45元、满200减35元、满100减20元各一张。
“有些不划算”
但杭州居民戚惠民却对这种消费券不太感興趣,他說:“反而有时候觉得不合算,因为你被捆绑了。本来你不一定要买这个东西,但为了凑足这个点,然后(就买了)。后来我就不要了,不抢了。”
也有不少网友对消费券有诸多抱怨。
有网友评价说,每年的双11都有大型促销活动,政府提供的这种消费券还不如商家的促销活动实惠。
更有人批评说,把消费券与特定商家捆绑,成了变向的利益输送。
还有人反映,有商家在活动之前已经提高了商品价格,使得消费者享受不到真正的折扣。
网民“Nothingcando”提到了山东济南的情况:“政府说下发两千万元文化旅游消费券!一去千佛寺景区,收费的人就说我们不认这个!最后还是微信扫码自己付的钱。”
公平公正性惹质疑
虽然各城市发放消费券从几百万到上亿人民币不等,但这种发放的公正、公平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质疑。
深圳居民孟醒对该市罗湖区消费券的发放表达了担忧。
“毕竟你一个区那么多人,你就这几千万元,随机发个几十块钱,能领到的人也很少一部分,不一定能恰好(帮到)那些需要的人。”
与此同时,消费券一般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渠道随机发放电子券,手机用户必须眼明手快,先到先得,如果抢不赢别人,可能就享受不到这份福利。
据中国澎湃新闻网报道,4月3日,杭州发放第三批一百五十万份共1.5亿元消费券,不到三分钟就全部抢领完毕。
杭州居民戚惠民非常不认可这种抢消费券的方式:“其实这是很不人道的。你既然要发,就发到每个人的支付宝里就可以了。但它用一种抢的形式,有点像影视剧里,那些暴发户、土豪撒铜板,然后让穷人在下面抢一样的感觉。”
同时,这些消费券是否照顾到了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低收入阶层,也引来了质疑。
据澎湃网报道,目前只有银川、青岛、南京、杭州、郑州等五地的消费券有针对贫困群体的措施。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建议,对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是比消费券更有效的救助办法,因为他们不会把钱存起来。
目前,西方国家在疫情期间对国民发放现金的做法已经引起了不少中国老百姓的热烈关注。美国早在三月底已通过法案,对年薪少于7.5万美元的民众每人发放1,200美元,每名儿童可以获得五百美元。
日本则将对有生计困难的家庭每户发放三十万日元的补贴,公务员和企业高层除外。西方国家政府专门救助受疫情打击最重的弱势群体的做法显然与中国政府的做法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