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最佳的进补时节,大白菜素有“冬日白菜美如笋”的美称,多吃白菜可以护肤养颜。
春夏秋冬四季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我国又分二十四节气,今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是我国黄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太阳黄经达270度时,冬至节气开始。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也就是说冬天最冷的气候开始了。
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也就是说这个节气寒气最容易袭击体内,所以养生预防要放到我们日常生活的首位。
中医的养生观是极其重视饮食的,饮食具有酸、甜、苦、辣、咸五味,而饮食五味与人体的五脏又有密切关系。中医有五味归五脏的说法,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所以,需要在不同节气里选择顺应节气要求、符合自己身体所需的饮食,才能食之适我,又祛病健身、延年益寿。
冬至养生饮食的原则是存储体内阳气,保护体内阴气阴为根本,此时节在饮食上应该减少咸味,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做到静养身心,遇事不急不躁。冬至节气,寒冷已经真正到来,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较低。这个时候新陈代谢基本靠肾脏来处理,所以肾脏机能越强,生命力越旺盛,所以日常饮食也应以“滋肾”为主。
冬至就是最佳的进补时节,进补可以增强人体抵御风寒和外邪的能力,下面讲一下具体的进补方法。
进补方法
1、肉类
肉类的选择,牛肉、羊肉、乌鸡是首选,这几类肉是暖的,能滋养脏腑。
肉类的选择,牛肉、羊肉、乌鸡是首选,因为这几类肉是暖的,能起到滋养脏腑的作用。
鸡肉400~600克,首乌和当归各20~30克,加入适量枸杞慢火熬制成汤。有滋阴补血、补肾益精、润肠通便等功效,但腹泻、胀气、湿痰重的人忌食。
羊肉1000克,加入适量胡萝卜、鲜冬笋、辣椒、盐,开锅后慢火炖1个小时。此类食补可以补阳祛寒,增强人体活力,适合各种体质的人。
选用牛肉50克、加入羊肉鸡肉各50克,另用纱布包肉苁蓉5克、菟丝子5克、枸杞子10克同锅熬汤。适合肾气不足、肾阳亏损者,阳盛火旺的人忌食。
2、蔬菜
蔬菜首选当然是大白菜,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的必需品,大白菜素有“冬日白菜美如笋”的美称,营养价值较高,含有90%以上的纤维素,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秋冬季,多吃白菜可以起到护肤和养颜效果。
莲藕生吃能凉血散淤,熟食则补心益胃,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与红枣同食,则可补血、养血。和肉一起煨可以调养脾胃。
红薯中所含的蛋白质对米面中的蛋白质具有补充作用,能明显补充面粉中维生素C、大米中钙的不足。
萝卜具有顺气,止咳等功效,最适合冬天吃。(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萝卜具有顺气,止咳等功效,最适合冬天吃,萝卜的种类也很多,白萝卜补气、顺气;红萝卜补心、活血养血,心脑血管患者可以多吃;青萝卜清热舒肝,水萝卜则有利尿的作用,冬季萝卜和羊肉最能搭配。
3、调料
调味料的选择也很重要,调味料可以多选择一些辛辣食物,如胡椒、花椒、辣椒、姜、姜黄、蒜等,尤其吃姜黄对身体很有好处。
(1)姜黄
姜黄不是姜,是一种草本植物,类似于生姜,却没有生姜的辣味和极度刺激。它本身是一种香料,也是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暖身效果。做菜时加点姜黄,既可以促进食欲,又可以通经止痛、活血行气、驱寒暖身。
(2)肉桂
肉桂的堪称“香料中的药”。肉桂性热,有暖胃、驱寒、止痛、发汗、温通经脉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能够让身体暖和起来,还能够缓解经痛和感冒。肉桂所含的挥发油对胃黏膜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够促进胃黏膜分泌和胃的蠕动,能帮助体虚的女性改善代谢,消除便秘。肉桂中含有桂皮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改善失眠。
(3)花椒
花椒的主要功效是暖胃驱寒,如果冬天人们吃麻辣火锅,就有驱寒的效果。花椒有坚齿、乌发、明目,耐老、增年、健神之功效。中医称花椒味辛性热,入归脾、胃、肾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等功效,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花椒有驱寒养胃的作用,还可以促进食欲,具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