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充满了许多古人的智慧,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处处都在教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人处世。(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代典籍中,充满了许多古人的智慧,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处处都在教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人处世。以下就节录几则至理名言与读者一同分享。
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礼记‧中庸》
别人一次能做好的事,自己做一百次;别人十次能做好的事,自己做一千次。只要这样,虽呆笨,也会聪明起来;虽软弱无能,也会强而有力。这说明勤能补拙。
2、人才之难,自古而然。匪难其人,抑难其天
(宋)辛弃疾《祭陈同甫文》
抑,转折连词,而是。天,指君主、帝王。这句是说人才难得,自古就是如此,不过所难的还不在于没有人才,而是君王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人才。作者深刻的言辞中,充满爱惜人才的感情。
3、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唐)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这几句话,正确地指出人无完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会用人的人应该用人之长,舍其所短。
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自小,小也;自大,亦小也
(清)顾炎武《自视歇然》
作者针对一般学者的偏颇,阐述了为学的正确态度。他认为:为学既不可胸无志向,妄自菲薄,缺乏自信;也不能好高骛远,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否则,两者都是狭隘的、短浅的表现。
人做好事,不管做多少都是不够的;人要做坏事,只做一件就太多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5、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宋)杨万里《庸言》
这句话是说人做好事,不管做多少都是不够的;人做作坏事,只做一件就太多了。鼓励人要多多为善。
6、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列子‧汤问》
造化者,天功,大自然的创造力。这是周穆王对偃师所制作的歌舞木偶与真人无异而发的感叹:人的巧妙居然与天功达到同样的高度!
7、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尚书‧秦誓》
看到人家有技艺,就像自己的技艺一样高兴。此在鼓励人不嫉贤妒能。
8、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之,结构助词。各于其党,各属不同类型。仁,同“人”。孔子认为:人的过错是各式各样的,正像他们属于不同类型一样,千差万别。观察分析他的过错,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9、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出竭其力
(宋)邓牧《吏道》
乱,这里指农民起义。这句是说人民作乱,是由于他们生活的最基本的粮食被掠夺了;人给社会造成危害,莫过于把从事生产的力量消耗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