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知道了陷阱的存在,才能合理保护自己免受损失。(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11月5日讯】今年三月说到猪肉价格今年将上涨一倍,现在看来当初的预判太过保守;也说到新能源汽车泡沫将破裂,现在似乎正在实现,七月、八月、九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同比下跌3.8%、21.7%、34.8%。
那么,下一个陷阱会是什么?提前知道了陷阱的存在,才能合理保护自己免受损失。
过去一些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房地产就是金蛋,看看政府性基金收入这个栏目在过去一些年的变化就十分清楚了。但今年以来,银行(包括银行的信用卡借款)、信托都在封锁对房地产的融资,难道它们主动是放弃金蛋了吗?
当然不是,它们不会主动放弃金蛋,任何“放弃”行为都是被动的。
据公开资料,六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193亿美元,7月份的逆差是61亿美元,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是54亿美元,9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是34亿美元,逆差现象一直在持续中。
我们知道,如欲不断推动房地产,本币不断扩张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本币扩张却被一根“丝线”牵着,那就是国际收支,银行结售汇的数据就是国际收支的具体表现。如果银行结售汇不断实现净收入,本币跟随结售汇净收入的增长而扩张,就不会导致本币贬值,汇率就可以稳定(意味着相对美元来说本币的价值稳定),通胀也可以稳定;反之,如果本币脱离结售汇的净盈余而独自扩张,就会带来本币贬值(在实行名义汇率的情形下就是实际贬值)和通胀不断恶化。
在过去,中国的思维总是停留在“这也保、那也保”中,既然都要保,这就需要本币刚性扩张,在银行结售汇萎缩的情形下就会带来本币贬值和通胀加剧。如此,也就清楚今年以来通胀的来源在何处,这才是真正的推动力所在。
但当银行结售汇逆差不断持续时,本币的扩张就必须受到约束(源于汇率失控的后果谁都清楚),“这也保、那也保”的思维就必须停止,管理者最终需要做出取舍(虽然很无奈),明确到底要保哪一个。这时,管理者就必须要考虑资本的投向:地方债是必须要保的,否则债务爆了问题严重,地方政府丧失了投资能力之后经济也会失速;农牧渔业(第一产业)也必须要保,人不吃饭总是不行的;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也必须要保,否则就没有了就业,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最终被放弃的只能是资产领域,也就是房地产,也所以,流向房地产的资金从上半年开始不断被围追堵截,与之相伴随的就是房地产的成交量萎缩。
所以,在房地产供需局势已经饱和的今天就看到了这样的公开报道,今年以来平均每天约有1.5家房地产公司倒闭,它们的楼盘就很可能出现烂尾。当流向房地产的资金被继续围追堵截之后(这是必然),未来负债比较高的房地产企业的倒闭将继续下去,并很可能出现加速。
事物都有两面性,既然资本来源受限,今年又是还债大年,房地产企业就只能自救,现在,房地产行业在弄一些噱头,比如限价房、特价房、优惠房等,它们的价格一般比市价低很多,这是房地产企业快速换取流动性进行自救的手法。此时,参与购买的人就必须弄清这些公司背后的财务情形(负债率高低),对于那些高负债、已经开始拖欠施工企业施工款、材料款的房地产企业的期房需要敬而远之,否则就会被眼前的利益(低价)所迷惑,接手到烂尾房。一旦接手到烂尾房,就相当于自己的六个钱包被盗走了,是对自己的钱包不负责任,甚至将几个家庭推进到“煎熬”之中。
将来产生的烂尾,就是现在的购房人必须要提防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