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既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华人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祭拜先人,慎终追远。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这时候万物洁净,空气清新,风景明丽,花卉草木在这样的环境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淮南子・天文训》则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不过,为何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一枝独秀,被当做隆重的节日呢?
民俗学家普遍认为,清明节来源于寒食节。在夏朝前五百多年黄帝时代即有“寒食节”,相传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周礼记载的“司炬氏”就是负责在仲春用木铎警告民众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以免发生火灾,后来为彻底防范火灾,演变为禁火一个月,这期间三餐食物都为干粮冷食,故称为“寒食节”。
另外,在民间流传着介子推的传说,认为这是寒食节的由来。故事发生在二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公元前655年,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父王宠妃骊姬的迫害而背井离乡,踏上流亡之路,历十九年,备受艰苦。在卫地一处杳无人烟的地方重耳绝粮,命若悬丝。随臣们找不到一星半点的食物,这时候,介子推端来一碗肉汤给公子喝下,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性命得保。事后,重耳方知是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汤救了自己。
重耳很感动,说日后定要报答,公元前636年,重耳入主晋国,即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他归国即位后,大赏群臣,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重耳复国是天意,不愿“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于是背老母到山西的绵山隐居。当晋文公想起去找介子推时,介子推不肯相见。
晋文公听信大臣建议,放火烧山以逼介子推母子出来。火熄后,才发现母子相倚死在一株大柳树下。晋文公追悔莫及然而无力回天,将介子推安葬在介公岭上,并下令介子推身亡之日为寒食节,民间寒食一月,不得举火。每逢寒食节,天下禁火,吃凉食以寄哀思。
每逢寒食节,百姓都登上绵山进行祭拜,并成为风俗。后来该节日慢慢推而广之,演变成为祭祀自家祖先的活动。至曹操荣登魏王宝座后,将寒食节改为三日。
大陆民俗学家张勃在其《中国节日丛书・清明节》中介绍,初唐时期寒食节固定于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而冬至距离清明的间隔大约为一百零六天或一百零七天,因此寒食节与清明只差一两日。由于寒食节不只一天,清明日就成为寒食节的一部分。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图片来源:Pixabay)
另外张勃认为改火制的复兴对清明节的兴起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古人使用人工取火后,保存火种昼夜不灭,用以保证人们日常取暖、炊爨、照明等需要。“在远古人类心目中,万物有灵,火自不能例外。火焰的不断跳动,小火迅速变成大火,再加上火种的长年不灭,使火更像一种有生命之物。”
人们认为要定期灭掉旧火,点燃新火,称为改火。有关改火较早出现于《管子・禁藏》中,阳春三月,要修屋修灶,还要钻燧改火,掏井易水,以除毒害。
《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冬至日要钻燧改火”的明确说法。不仅如此,中国古代还有专治改火的官吏,周代时叫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汉代时叫别火丞,也负责改火的具体事宜。到了唐代,改火之制复兴。改火的做法不仅在宫廷中,也在民间普遍流行开来。
据文献记载,那时寒食节将正用的火熄灭,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这一灭一取构成了唐代的改火活动,张勃认为清明日由于是取得新火的时间而越发被突显出来,有助于清明独立成节。
另外,清明日皇帝会“赐新火”。据《辇下岁时记》载:“至清明,尚食内园宫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皇帝则将钻取的新火分赐给诸位臣工。
寒食墓祭在初唐时期已在民间盛行,并在唐玄宗时被编入《大唐开元礼》,成为国家礼制的一部分。而至少在中唐时期,墓祭时给死者送纸钱也已蔚然成风,所以著名诗人张籍才有“寒食家家送纸钱”的诗句。
张勃在其书中介绍说,由于寒食节期间禁火,纸钱不能烧只能抛撒或压于坟顶或挂于某处。人们认为纸钱不焚烧无法送达阴间,正如王建在其《寒食行》里所说:“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因此人们更愿意选择在能够用火的清明日上坟祭扫。这使得清明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到了宋朝,朝廷不再强调禁火的习俗,“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而寒食节的习俗也被“过继”到清明节,包括:拜扫、祭祖、郊游、蹴鞠(踢球)、踏青、秋千、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赋诗、赏花等十余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