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9-03-26 11:26:24作者:
在古代称打败仗为“败北”。(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电视或书报杂志上,我们经常看到运动、技能比赛或竞选等各种竞赛中,失败或没选上的一方,被称为败北。但是,在古代为什么称打败仗为“败北”呢?
“北”字在甲骨文中,状似两个人背对背,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另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记载∶“北,乖也,二人相背也。”所以古时的“北”通“背”,如《战国策・齐策六》上载∶“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这里的北是指背叛。整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因粮尽援绝,已经饿到要食人肉炊人骨的地步,却都没有背叛你的想法,你就像孙膑、吴起一样善于用兵。
此外,在古代两军争战,打败仗的一方向后逃跑时,总是以背对敌;而战胜的一方,则是朝着败军背后追击。所以,“北”字又逐渐有失败、败逃之意。如《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意思是打三次仗,失败三次。又汉代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意思是追杀败逃的敌军。
败北,就是打败仗往回逃。如《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这是项羽被汉军围困在垓下,突出重围后对身边士卒说的。意思是说,我自起兵到现在已有八年时间,亲身经历了七十多次战役,所有阻挡我的军队,都被我消灭,所有攻击我的,也都被我征服。我没有打过败战,所以能称霸天下。
所以,古人所说的败北,就是“打败仗转背而逃”的意思。后来人们也就沿用古人的用法,但渐渐的“败北”不只是指战争失败,也用来泛指在各项竞赛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