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素”字的字义具有白色、质朴、干净等意。因此,中国古代的素食具备了“蔬食”,以及“生吃瓜果植物”这两种含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今天(11/25)是国际素食日,又称“世界无肉日”,这是源自于1986年的印度节日的国际日。既然今天是无肉日,那幺小编就想来谈谈“吃素”这一个议题。
时常外食的人,应该十分了解餐厅的分布地图,在众多餐厅中绝对不乏专给吃素者光临的素食厅餐。现在料理多元又极具跨国性,所以即使身不在美日韩,依旧可以吃到美日韩的料理。饮食已经如此进步,所以对于吃素的刻板印象,自当是早已打破,不再认为吃素仅代表着吃馒头配咸菜或白粥配蔬果的刻板印象了。
你周围应该有朋友是吃素的吧?!他们选择吃素的原因不外乎为了健康、信仰、许愿、环保等。若再与之细聊,他们说不定能够列举出近百种的美味素菜,盘点出伫立于北中南的众多素食餐厅,这就是时代的变化啊(小编叹)。
所以,你若进入提供素食自助餐的餐厅,绝对会被一整列的无数菜色所眩惑。不过,古人吃素,在菜色方面可也是有所考量,比起今人可不会显得寒碜。
关于素食的记载
只是,中国历史上谈吃论菜的书,虽然不少,但是专门记载素食食谱的,可就少多了。根据学者研究可知,记载了素食食谱的古籍,就属南北朝时期的最为久远,例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以及唐朝昝殷的《食医心鉴》。只是,这两古籍记述的素菜食谱很少,所以是一直到了宋代,才出现较为系统的素食食谱。
话说宋代可是中国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古籍《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就有记载到两宋的餐饮业:北宋的汴京以及南宋的临安都出现了专门贩卖素菜的素食店。宋末陈达叟就于《本心斋疏食谱》中,记录二十种素菜,它们都是用蔬菜与水果制成的。然而,由南宋进士林洪所著、南宋流传至今最为完整的食谱《山家清供》,就载录了100多种的食品。这些美食中,多数是由水果、花卉、药物和豆制品等食材入菜的素食,林洪还首度记载了宋代已出现的仿荤技术,例如素蒸鸡、假煎鱼、胜肉夹等。
小编曾经吃过素鸡,当下觉得这种颜色暗红,口感像丸子,里头却出现层次感的豆类制品,实在是很不像鸡肉呐。只是,不知道友人为何如此喜爱。见仁见智吧!就是人各有喜好,餐饮业才丰富多元吧!啊~离题了,小编再接着说吧!
至了元、明、清三朝,素食是发展得越来越好了。素菜不仅在现实中显得繁荣,连在历史文献中都有着丰富的记载。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中国交通史》中,就记载了明的高僧隐元和尚在东渡日本的时候,从中国这儿带去了素食的烹饪技艺,又名为“净素烹饪”,这真的是将佛教高超的生命精神以及人生修养真正地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至于,一本完完全全记载着素食食谱,同时还论述素食观念的古籍,则要等到清末才出现。这本书就是由清宣统时期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薛宝辰所撰写的《素食说略》。薛宝辰的本名为:秉承,他笃信佛教并推崇素食。薛宝辰于《素食说略》中,按照类别分成四卷,并记述了清朝末年甚为流行的一百七十多种素食的制作方法。他还在书中传递吃素是有营养顾健康、无肉食腥羶之气、不会残杀生灵等观点,不仅充分阐述着吃素的优点,亦真切地遵循着“生机贵养,杀戎宜除”的佛家观点。
一本完完全全记载着素食食谱,同时还论述素食观念的古籍,是清末薛宝辰所著的《素食说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人所谓的吃素
大家如今都明了,吃素,不再专属出家人,更不再意味着非得吃得素朴。只是,现在吃素者走遍大江南北的素食餐厅,应当都明了,吃素的定义包含着“不吃肉”。
不过,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素食”的意思并不等于是“不吃肉”。那么,古人所谓的“吃素”,是吃假的吗?
其实,这还得从字面意思来说起。因为,“素”字的字义具有白色、质朴、干净等意。因此,中国古代的素食具备了“蔬食”,以及“生吃瓜果植物”这两种含义。
吃素广传之因
肉食性的人看到蔬果两字,应该是心里直犯嘀咕、眉头深锁,毕竟肉类对他们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蔬果看起来就很一般般,没滋没味的,仿佛是生病或出家人才会吃的。
嗯,这说法对了一点点。因为,天天吃蔬果在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中,的确是王道。无论古今,中国的养生观念的确是认为人在饮食方面不应该追求肥厚、浓烈,真正的养生正道是“平易恬淡”。
只是,古人吃素之所以会受到关注,主要是与佛教兴盛有关,而非源自于健康这一条件。例如,印度的释迦佛祖在世时,就允准修行人来食用“五净肉”。南北朝的梁武帝具有“菩萨皇帝”之称,他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素食之所以成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一项大标志,正与他有关。因为梁武帝推崇佛教,故使得素食成为了中国的大乘佛教的鲜明特色。
除了佛教因素,当然还与中医有关。在中医学中,古人是一直主张多多食用清淡素食,少食用肥腻厚味的食物的。医神孙思邈就在《备急千金翼方》中道:“食之不已为人作患,是故食最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药王所说的“鲜肴务令简少”,就是指我们吃东西时,得少吃荤食,切勿为了贪鲜味而伤害了身体。尤其是肠胃的皮较薄的老年人,吃多了可是会难以消化的,所已食用时得三思。
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神医。(图片来源: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