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国家首领,他虽定夺天下,却不敢刚愎自用,而是明白兼听则明的道理。(绘图:志清/看中国)
接续刘如的〈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多厉害?为何连日本人也佩服〉一文。
谦恭的态度 明智的决断
唐太宗是国家首领,当然最后需要自己下判断,他为了明确自己未来的航向,不敢刚愎自用,而是明白兼听则明的道理,毕竟一个人的见识和信息是有限的,领导的决断,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必须谨慎。
因此,他每逢有疑虑,就会跟群臣商议,再三考虑,把自己的思路,打开来,表明自己的思想,共同研究。君主勤政懂得自己的要务,思虑国家大事和方略,大臣们必然会根据君主的思考方向,踊跃出谋划策,这才有了这场论答。
于是跟随太宗创业的房玄龄道明创业的艰难,而魏征主要在守住基业上用心,所以强调守业的难度。两个大臣各有见解,我们看太宗,不仅不被大臣各执己见的观点所带动,反而非常明白两位大臣都是为了国家担忧,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很快做出合情合理的决断,两者都对,但是魏征说的,更加符合现在的现实,所以他不仅道出自己的最后决断,而且是整个细致分析为何会这样决定,让大家在守成上用心,杜绝守成时期最容易犯下的错误,谨慎对待,不可骄奢放纵。
这样处理政务,大家想想,不仅体谅创业时期,曾为他出生入死的老臣,认同、感激老臣的艰辛付出,同时,分析现状,让持有不同政见的臣子都能心服口服,原来自己的君主是这样考虑问题的,真的是明智通透,还交代的清清楚楚,毫无隐瞒,开诚布公,让创业的老臣不至于心寒,还理解了君主的英明决断,大臣之间也绝对不会因政见不同而闹出矛盾和帮派
这就是唐太宗堂堂正正,谦虚谨慎,推心置腹的素养。关键还是为人的修养。带臣子既能谦恭体谅,又能拥有英明的见识,不会被大臣的偏执所左右,勇于决断。
太宗作为帝王的三大最优秀的素养--仁、明、武。(绘图:志清/看中国)
帝王三大素养:仁、明、武
这就是太宗作为帝王的三大最优秀的素养--仁、明、武。仁,就是要体恤臣民,君王最大的仁,就是清醒认识自己的主要责任,永远要把握正确的航向,善用各种人才,治好国家。为此就要兼听谦恭,广开言路。天下事和大局才能把握好,不至于判断失误,陷入灭亡的处境。能仁者,必懂体恤百姓,也就能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这才能区分大臣不同的见解,哪个才是当务之急,哪个是长远的方向,哪个不合时宜。此为明。有了明智的见识,就能够当机立断,此为武。
附原文: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