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画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而曾经因为预知到大厦将倾,抱着历代先君的牌位,祭祀的宗器,逃匿他乡的微子,和商王朝的宗亲们,抱着先祖的牌位,跪在路边的尘埃里。而殷商的后裔血脉,也全都得以保留。“灭国不绝祀”,烟火祭祀乃是至高的人伦,周武王保留了殷人的祭祀,将纣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得以继续祭祀他们的先祖。
武王赐予了自己的弟弟们封地。将驻守在殷都周围的卫、鄘、邶二国,朝歌以东地区为卫,封给自己的弟弟管叔鲜掌管;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封给自己的弟弟蔡叔度掌管。史称“三监”,武王又把姜太公封在营丘,国号为齐。把弟弟周公旦封在曲阜,国号为鲁。武王赐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赐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国,赐封尧帝的后代于蓟,赐封舜帝的后代于陈,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个,同姓之国四十个。这样的封邦建国,让先贤后裔,家族,宗室与王朝紧密地共生,犹如树干与庞总错杂的枝干,相依相存,祸福与共。大抵,这就是最初的家国天下的起源吧。
后世的《中庸》如此追述:子曰:“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这种权力配置以血缘为纽带,将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诸侯国与宗主国的关系。而孔子一生所倡导和颂扬的,就是这种君臣长幼有序的社会,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教化是儒家文化的奠基石,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明传承,便遵循于这个制度。
回到丰镐城的武王,离开之时,他是一个兴盛之国的新王,祖辈先贤庇佑着他,至贤至圣的父亲教诲着他。而归来之时,他已然在万众拥戴之下,建立起一个新的朝代。他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夜复一夜,武王睡不着,失眠。他的弟弟周公旦,在一个个漫漫长夜里,与这个失眠的新王长谈,
武王说:“我未定天保,何暇寐!”周公旦则答:“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在他们的对话中,“及德方明”是他们共同的价值观,也是周的奠国之根基。
于是,武王下令解除兵戈。干戈武器,全都放下。士卒兵旅,解散归家。天地间一派祥和,人和景明,欣欣向荣。“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
武王拜访了商王朝的太师箕子,请教治国安民之道。箕子的回答,则是流传后世的《洪范》篇,洪范九畴篇,是太师箕子在商王受的时间里,从来未曾实施遂愿的治世理想,现在,他将其阐述给一个身负天命的人。
周灭商后的第二年,武王重病,于是,他的弟弟周公旦,商量太公、召公说:“我们为王恭敬地卜问吉凶吧!”他要向他们的父亲,旷古圣人周文王,还有历代的先人祷告。于是,筑起三座祭坛,三坛的南边筑了一座台子。祭祀祷告开始,旦立于祭台上,装束华贵庄重,佩戴玉壁,手捧象征王命的圭,向姬氏的高德显勋的先辈们承情祷告。
他是这样说的--你们的长孙姬发,久患不愈。假若你们三位先王在天上有助祭之职,需要供品,那么,就用我姬旦代替他的身子吧!我天性柔顺巧能,多材多艺,能奉事鬼神。你们的长孙那个人,不如我聪敏多才,也不能奉事鬼神,然而他受命于天,是安定人间四方的人,天下百姓也无不敬服于他。他要是好好的,我们在天的先王,享用的祭祀也就永远有归依了。现在,我来听命于你们的意旨所显示出的龟卦,你们若是允许我,取代他去死,我就拿着璧和圭归向你们;你们不允许我,我就收藏璧和圭,不再请示。”
这是一篇生动的祷告文,有对天命的诚服,也充满了深厚的兄弟间的情义。旦向先王们吹嘘他是个善解人意柔顺能巧之人,侍奉鬼神远比姬发在行。祭天拜祭礼毕,坛中显示卜问三卦,皆为吉兆。所解之书也都呈昭示着国运长远,武王也将安康无恙。旦把祈祷的册书以金环束之,放置金匣,束之高阁。
如鬼卦显示,第二天,周武王的病就好了。
《尚书・金縢》篇记录了这样一个曲折的故事,包括周武王逝世之后,旦辅佐幼小的成王,治理天下。过程之中,遭遇宗室之中别有用心的流言,构陷旦将取代成王登上大宝之位。直到成王有一天打开金藤书,读到周公曾经为了保全武王,而对先祖神灵发愿要替武王献出性命的这篇祷文。方才明白自己听信谗言是错,自此对周公旦全心信赖与敬重,叔侄创造了周朝开元之初的礼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