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在位期间践踏天道,德行败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牧野之战,是商朝的终结,是周朝的开国。
《竹书纪年》在武王纪年的开篇,这样记述:“文王既没,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骈齿望羊。将伐纣,至于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咸曰:“纣可伐矣。”武王不从。及纣杀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纣。渡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舟。王俯取鱼,长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纣可伐。王写以世字,鱼文消。燔鱼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为赤乌,乌衔谷焉。谷者,纪后稷之德;火者,燔鱼以告天,天火流下,应以吉也。遂东伐纣,胜于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归之。乃封吕尚于齐。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为宫室,因名蒿室。既有天下,遂都于镐。”
在武王伐纣之前,是天下诸侯在漫长的时间里,在失望之中依然秉持着对商王朝的忠诚与期望,他们期望商王修德治天下。在商纣王的时代里,武王和周室的威德,已然是一呼天下应。即便是孟津观兵,天下诸侯齐聚于武王旗下。然而,武王依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返回周国。
归途之中,有白鱼自水中跃上武王所在的舟中,鱼长三尺,鱼身上有赤字,言可伐纣。武王将这条鱼烹熟,恭恭敬敬地摆上祭台,祭告天地。
来自上天的意旨,大自然之中神奇的昭示不断的出现,很久很久的预言,正在时间里逐渐实现。那一年,天上的大火落在王屋山头,化作金乌翩翩飞翔,金乌口中衔着谷子,谷子象征着什么呢?当然是对应后稷。周原上的姬氏本是谷神的后裔呵。
而与此对应的,则是纣王的践踏天道,德行败坏。当听说纣王囚禁了王臣,虐杀了比干,逼得王叔微子怀抱宗器,远遁他乡时,武王终于决定出兵了。
彼时的商朝,纣王正派出商军主力远攻东夷。听闻周武王大兵前来,商朝急忙派出了数十万大军,前去迎战。然而民心与天意所向,商已然大势已去。商朝治下的军民,对于暴虐荒淫了数十载的商王受,内心已经失去指望。数十万大军在武王阵前不战而败,倒戈归顺。牧野之战,是兵征天下,更是天降大任,民心所趋,天下归一。
当武王与众诸侯率领着兵马进入朝歌城中,第一眼看见的,便是朝歌城的上空,浓烟滚滚,光焰嘹亮。那是朝歌城的制高点——摘星楼上的火。大火之上,有一个琉冠冕服,手持玉圭的人端庄正坐。那是六百年商汤王朝的终结者,商王受。
《封神演义》里,一路倒行逆施残暴无行的商王受,命令宫人点燃了摘星楼上的火,并制止了他们流泪进谏逃生保命的劝告,他喟叹道,今日一切,全都是我一人的过失。并且,他提及了逝去的西伯侯演练周易时,就曾经预言过他的结局。
多年以前,释放西伯侯姬昌离开朝歌城的朝堂上,在愉快的好心情中,他开玩笑地问西伯昌——听说你会演练之法,那么,可以演练出我的死亡吗?
他并不相信西伯昌的演练结果,就如同他并不相信自己会摧枯拉朽地葬送掉六百多年基业的商王朝。而大火之中,他也许幡然醒悟何谓天命。他的兴与衰都在演练之中,而那背后,便是浩浩荡荡吹枯拉朽不可违背的天意。天意注定,他会是一个赞身于火海之中的王国之君。他佩戴着他的冕冠,端庄地手执象征王权的玉圭,安然置身于火堆之上。在这一刻,他回首他的帝王生涯,也许,连他自己都惊悚,他这一生所饰演的角色。如果他注定是个亡国之君,那么,他所有的倒行逆施,是什么样的天意在主宰他这具肉身呢?
是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他终于具备了良知,关于天理的常识,以及,对浩浩天意的服从。他的一生,就像某一种盛大意志下的傀儡执行者,他的肉身就像一件衣服。现在,戏演完了,这件衣服,没有用场了。
《史记.周本纪》所载,商朝都城朝歌的百姓,云集于街衢和郊野,迎接周武王和天下诸侯王所率领的伐商之师。当武王出现时,万民深深俯首磕头以示诚服,武王见状,亦答拜还礼。进入朝歌城后,摘星楼下,武王立于车上,取出弓箭,拉弓射箭,向摘星楼上商王的焦黑骨骸,射发三只箭簇,而后,踏步上前,举剑击之。以象征权杖的黄钺,斩下纣王的头颅,在摘星楼的城楼上,悬挂起代表天下诸侯齐力翦商的大白之旗。
楼下,铁甲戎衣的将士和商城百姓,皆俯首尘埃,跪拜武王。而武王,亦在楼上恭敬地拱手作揖,以示答礼。周室以德服天下,在这场征战与讨伐之中,随时随地,都有庄严的仪式,不是暴动地杀戮,而是每个人,每一个世间,莫不表示着一种驯服,在天意之下的驯服。
责任编辑: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