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出游前务必对爱车做一次全面检查(图片来源:Fotolia)
“买车容易养车难”,是各位车友朗朗上口的一句俗谚。养车难,不仅限于保修金额的高昂,同时保修项目的繁杂更是让许多车友更感困惑的难处,究竟怎么换、换什么、何时换、如何换才能够常保行车安全。
为什么要换?
事实上,车辆部件随着使用年限一久,难免会有劣化、失效的机率。所谓的“保养”便是透过“事前”检查及更新时效性部件的动作,降低车辆因部件失效所突然故障的机率,是一种以“防患未然”做为前提的动作。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保养层级上,有所谓的小保养及大保养之分。所谓的小保养,基本上是以检查固定项目是否有故障之虞。而许多使用、寿命周期较长的零件如煞车油、水箱水、变速箱油甚至是轮胎等部件,保养厂多半都会等到特定的时间或里程数时,才针对上述项目进行统一的更换保养,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保养”。
由此看来,虽说大保养可能因为更换部件时,让车主必须承担更多的金额,但平心而论,倘若轮胎、电瓶或是煞车系统等部件发生故障,轻则车辆抛锚、无法上路;重则则会危害到自身与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该换就换,就别吝啬花这点小钱。“不换会要命、换了保安心”,自然是希望各位车友必须要有的概念。
什么时候该换?
一般来说,“5千公里小保养、2万公里中保养、4万公里大保养”已是各位车友耳熟能详的保养口诀。但,这样的常规其实仅是粗估的平均值。实际上,保养、零件更换与否,更应该以各位车友平时用车习惯作为判断的基准。一般来说,车厂在进行保养、更换部件之前,大多以“保养里程”或是“保养周期”作为主要的判断准则。举例来说,部分车友平常因为工作需求需要开车南北奔波,车辆的里程数自然就会高,这时候就会建议您以“保养里程数”作为主要的保养参考依据。至于平时并未有强烈用车需求的车友们,由于车内部件仍然会随着使用时间一长,产生劣化的现象进而影响车辆效能。这个时候就会建议您以“保养周期”作为进厂保养的依据。因此所谓的5千、2万、4万并非金科玉律,端看车主本身的用车习惯才是准则。
“换”些什么?
而诚如之前所提到的,大保养的内容已然涵盖平时小保养所做的各式项目。原因无他,小保养时车厂多半仅会针对各式部品进行初步的检查,但到了大保养之际,除了最基本的定检之外,更会针对许多时效性部件进行更换的动作。诸如汽油滤清器、电瓶、煞车油、变速箱油、煞车油、火星塞、空气滤清器、水箱水、节汽门、节温器、冷煤油、喷油嘴、雨刷等品项,都列入在大保养的检修范围之内。
汽车养护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动平衡不能忽视
很多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轮毂边缘上会有一块或多块大小不等的小铅块。这些不起眼的小铅块对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您在行车过程中发现车辆高速行驶时方向盘抖动,或是车轮出现某种有节奏的异响时,就有可能是车轮需要做动平衡了。尤其是当更换轮胎、轮毂或是补过轮胎后、车轮受过大的撞击、由于颠簸导致平衡块丢失等,都应该对车轮做动平衡。
汽车的车轮是由轮胎、轮毂组成的一个整体,由于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匀,加上轮胎和轮毂也不是绝对的圆,所以当车轮高速旋转起来后,就会产生偏摆或是跳动,驾驶者就会感觉到车轮抖动、方向盘震动的现象。为了避免和消除这种现象,就要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校正车轮各边缘部分的平衡,这个校正的过程就是所说的动平衡。一般来说,3个月或5000~8000公里就需要做一次动平衡。
二、轮胎换位要记牢
轮胎之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已是众人皆知的不争事实。根据中华民国交通部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台湾高速公路上有将近的80%的交通事故是因为轮胎部件发生故障所引起,当中又以爆胎为最大宗,而因爆胎所导致的事故,可说是致死率接近百分之百。“不养会要命!”这句话可说是一点儿也没错。也因为如此,上路之前检查“胎压”、“胎纹”已是众人可倒背如流的黄金口诀。但说实在话,胎纹总有磨光的一天、胎压也有失压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只能仰赖大保养时进行更换、调胎的动作了。
三、四轮定位也需要
在行驶中,如果发现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的情况,或者是驾驶时出现车感飘浮、颠簸、摇摆等现象,这是在提醒您,爱车需要做四轮定位了。实际上,当轮胎出现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时,就应该去4S店做一下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的作用除了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还能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四轮定位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三倾一束”——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车辆每行驶10000公里,一般就需要做一次四轮定位。
四、煞车系统保养要诀
为维持车辆良好的制动性,甚至是避免因煞车失灵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如何针对车辆煞车系统进行完善的保养、更换动作,便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题。在这边,isCar主要会将煞车系统分为煞车油、来令片以及碟盘三大主轴进行探讨。
煞车油(Brake Fluid)虽名为油,但实际上却是带有轻度腐蚀性的低温液压用液体。但由于本身为水溶性,由于台湾气候潮湿,煞车油便很容易因为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进而导致燃点降低影响煞车效果。在这边会建议车友们最好每2万公里或是2年就要进行更换。平时最好也养成定期检查煞车油的高度的习惯,原因无他,煞车油油储槽的油量在正常使用状况下,基本上是不会有减少的状况。如果车友们发现油面降低,可能是前、后轴某处的煞车来令片已有开始磨耗殆尽的状况,亦或是某轮的煞车系统开始有渗油的现象。而当煞车油储油槽出现黑色的浮油或是不正常沉淀现象时,可能也要注意煞车帮浦已出现被侵蚀的状态,不可不慎。说真的,车子发不动、跑不起来无伤大雅,但车子煞不住可真的会出人命的。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煞车油规格多为DOT 3至DOT 4。在更换之前最好还是确认车辆相容规格。
同时,煞车油路都是密闭的液压系统设计。管路内绝对不能存有空气。更换煞车油时,最忌讳管路内的排气施工未确实。含有空气的油管会导致煞车力道降低,甚至瞬间失煞,切记!
而除了煞车油之外,另外会对车辆制动性产生直接关连的,莫过于煞车来令及碟盘这对孪生兄弟。以目前现行车款来说,大部分采用碟式煞车配置,而作动的原理也相当简单,透过煞车卡钳内配置的活塞连动,将来令片加压、夹紧至转动的碟盘,加以箝制碟盘运转的速度,连带减缓车辆行驶的速度。透过这样的原理,我们可以说来令片与碟盘两者可说是“不磨不相识”。但也因为如此,定期检查两者的使用状况,借此维持车辆一定的制动性是很重要的。
最后,提醒广大车主,轮胎定期维护是关键。自驾出游前务必对爱车轮胎做一次全面检查,这是您“高高兴兴自驾去,开开心心回家来”的有力保障。
“快快乐乐出门,平平安安回家”,总是出现在倡导各式交通安全宣传品的前头几页。但综观充斥在每天新闻版面上头的交通意外事故,排除因“人为”(诸如超速、闯红灯、恶意逼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再者就是因突如其来的车辆部件故障所引发的各式状况,为了在开车上路时,对自己、对乘客能有更多一层的保障,时时呵护爱车,注意内部组件状况并适时进行更换,实则也是一件不可轻忽的工作,也是每天的例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