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紫禁城身为明清两代二十四位帝王的皇宫,向来是给予人庄严、神秘的感觉。当它成为存放古文物的故宫博物院,成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之后,世人才逐渐了解它的真实面貌。现在故宫收藏以明清两代的宫廷珍物为基础的众多古文物,亦成为万众喜爱参观之地,可是大家真了解它了吗?光是提出最基本的问题,我们都可能还回答不上来呢!这一个问题就是:设计紫禁城的人究竟是谁呢?
紫禁城(北京故宫)自建造完毕,至今已达六百多年。它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它面积为72万平方公尺,建筑面积则约占15万平方公尺。紫禁城是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但是,紫禁城到底是谁设计的?难道紫禁城的设计者竟然不比雕刻敦煌石窟的神佛像的工匠,连名字都无法驻留在某一物件上,连逐渐隐褪于历史长河的机会都没有?唉!这是因为明朝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呀,所以连能被记名载姓的知名工匠都是寥寥可数。所以,是谁设计了紫禁城,这就成为六百年来的大谜团。
但是,虽然是谜团,还是有三种说法流传于民间。
很多人都认为,紫禁城是由明代一位卓越的匠师蒯祥所设计的。
说法一、蒯祥
第一种流传最广泛的说法就是:明代一位卓越的匠师蒯祥所设计的。蒯祥(1398-1481),字廷瑞,号香山,明代吴县香山(今江苏苏州)人,香山帮匠人的鼻祖。据说蒯祥不只木工了得,还具备高超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
只是,虽然蒯祥是设计了紫禁城的工匠的这一说法被广播,可是连故宫的研究员都出面表示,在紫禁城修建之后,蒯祥才二十初头,因此在修建期间,无丰富经历的青年蒯祥不太可能会担当国家重任,成为建盖紫禁城的设计名匠。蒯祥对紫禁城的贡献应该是在正统年间的重建工作上。
即使如此,民间还是流传了一则关于蒯祥修建紫禁城的故事:
据说蒯祥在建盖皇宫时,有一位工匠不小心将缅甸国进贡的巨木给锯短了一尺多。那块巨木正是皇帝朱棣交代说要制作成大殿的门槛的,因此出错的木匠十分忧虑地向蒯祥报告。可是,蒯祥反倒要工匠再锯短一尺多,以利他另做修改。蒯祥的好办法就是:在门槛的两端各自加上龙头,再于边界上各自镶嵌上一颗珠子。此法是有利于门槛的安装与卸除的。朱棣见状,龙颜大喜,对蒯祥的绝佳工艺是赞不绝口,并夸其为“蒯鲁班”。
“紫禁城一共有9999间房屋”之说虽然被大家所传,但实质上,故宫只有八千多间房间。
说法二、蔡信
第二个说法是,紫禁城的设计者是南直隶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的工匠蔡信。目前已经无法考证蔡信确切的个人资料了。但是,民间一样流传着一则他参与设计故宫的故事。
据说皇帝朱棣把建造皇宫的任务交付工部尚书宋礼。宋礼明白建造皇宫得先有设计图,于是他便去找了工于设计的蔡信,请他来设计皇城图。能力好的蔡信没多久就缴交了一份让宋礼非常满意的设计图。方正、稳妥的设计图象征了大明能够长治久安,因此使得朱棣非常高兴。然而,朱棣更欣喜的是:他听见了新皇宫将会具备九重宫阙,而且一共有9999间的半房屋。这不是比传说具有一万间房屋的天宫才少个一间吗?!所以,朱棣对于设计图不仅能彰显皇权的威严,又能象征出人间帝王的谦虚,当然是乐开怀啰!因此,蔡信的设计图自然是不禁刁难地顺利通过审核啦。
往后,“紫禁城一共有9999间房屋”之说就传开了,虽然这个数字只是传说,并不确切,但仍受大家的喜爱。实际上,目前故宫里宫、殿、堂、楼、斋、轩、阁的总间数是8707间。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在1973年,专家们曾特别为此做过统计,这才发现故宫实际上总共有8707个房间。
说法三、杨青
第三个说法是,紫禁城的设计人是杨青。
这位杨青所留下的资料就更少了,后人只能知道他是一名瓦工,最后官至工部侍郎……。据说杨青的这个名字还是朱棣所赐予的,可见杨青的功劳实为不小。
只是,一个皇宫建造怎么会只提及这三位工匠的名字呢?而且最被后人认定是设计者的人,还是最年轻的工匠蒯祥?其实,研究者们根据种种史料而推论后表示,皇宫建造初期,蔡信与杨青已经年事已高了,而他们的贡献也很大。当时的蒯祥虽然年轻,但善于绘画与设计,据说他能双手同时握着笔来画相同外型的龙,两条龙还能够合而为一。此外,蒯祥对于要营造的宫殿只消略加计算,就能够绘出设计图来。因此,工艺高强的蒯祥自然是受到大家的关注。当蔡信与杨青逝世后,后续主持了大量皇家建筑工程的蒯祥当然是地位崇高了,相对来说,他个人的功效与在皇家建筑上的付出自然是被凸显得极为明显。
故即使紫禁城是仰赖大批工匠来设计、建盖,多数人仍会误以为蒯祥就是紫禁城真正的设计者、施工者。
无论如何,已经了解事实的我们切勿以为一个辉煌又严肃无比的皇家殿堂的建造,只须仰靠少数人的付出。我们切勿忘却被推在众人面前,接受万人的掌声与景仰的某几位名匠师的背后,也可是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这些默默无声又无名的工匠们、营造者们,可是耗尽一己之力之智,与他人共同来创造更美好的文化的。当我们望向这些传统建筑而喟叹时,莫忘它们是被谁所造、为何而造、为这片大地带来何种影响啊……
紫禁城是仰赖大批工匠来设计、建盖,而非靠一己之力之智。(以上图片来源皆为Adobe Stock)
参考资料
〈600年谜团紫禁城究竟是谁设计?〉
〈六百年的谜团: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蒯祥还是蔡信?解密是谁设计了天安门城楼〉
〈常州人蔡信设计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