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京有个王府井百货大楼,但老百姓只能上到三楼。(看中国合成图)
众所周知,北京有个王府井百货大楼,但老百姓只能上到三楼。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等级制度,四层起是特权专供。在“黑七号”里呢绒绸缎、名酒好烟、高级食品、各地名贵土特产,应有尽有。“黑七号”的服务对象是十分明确的,就是所谓的“四副(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两高(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检察院)一元帅”。他们在这个店里享有各种特权:买东西不拿票证,价格低廉,还可赊购达四万元。
外界有一种说法,在毛泽东时代官员和老百姓同甘共苦,中国没有特权。老秦已经年过花甲,对那个时代有过亲身接触。
在最困难的60年代初,中央决定对干部实行食物补贴,按级别供应数量不等的肉、蛋、糖、豆。因此北京东华门三十四号成了一个专向高干供应烟酒糕点糖果副食的特供点。
三十四号坐落于王府井的东华门大街上,门口只标示着“三十四号供应部”。其实是“中央领导生活物资特别供应处”的代称,这当然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物资特供处”给谁特供?北京东华门的特供商店只供给行政8级以上干部,也就是副部级以上。像低一些的司局级干部往往要通过领导代买。
“物资特供处”的产品品种包括从国外进口的名牌家用电器、手表、香水、呢料、朱古力、白兰地、威士忌、卫生纸巾、珠宝首饰等等。俄罗斯产的顶级黑鱼子酱、法国产的鹅肝酱在这里只不过是寻常之物。这里的国产名优特新产品也是应有尽有,餐饮部宴会需要的茅台酒、五粮液都从这里采购。这里的黄花鱼,一斤0.46元。黑崩筋大西瓜八分钱一斤!个个像篮球那么大。
众所周知,北京有个王府井百货大楼,但老百姓只能上到三楼。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等级制度,四层起是特权专供。一九六○年五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之机,以“特需”为名,北京百货大楼成立了“特需部”,专为高级干部和家属提供当时稀有的食品和商品。挑选商品的房间设在百货大楼四楼七号房间,文革中被称为“黑七号”。在“黑七号”里呢绒绸缎、名酒好烟、高级食品、各地名贵土特产,应有尽有。
“黑七号”的服务对象是十分明确的,就是所谓的“四副(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两高(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检察院)一元帅”。他们在这个店里享有各种特权:买东西不拿票证,价格低廉,还可赊购达四万元。
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喜欢群众路线,每次来都要给售货员两块糖。文革发生后,这也成了一大罪状,侮辱工农兵。
1964年,北京友谊商店,在东华门大街25号开业。当时,友谊商店的口号就是:“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
这一点都不是吹牛。当时,国内商品依然短缺,买什么都要凭票证。友谊商店门外高竖着的铁栅栏,映射着这家商店不一般的身份和门槛。一到开店时分,工作人员手里晃着钥匙,刚打开铁栅栏,排在外面的顾客就立刻蜂拥而入。
1965年初秋,北京发生过一件轰动一时的“反革命杀人案”。一个名叫杨国庆的所谓“黑五类”青年,在东华门友谊商店门前,用刀砍伤了一名外国人被判死刑。虽然那时本博秦全耀只有12岁,但深知每天都是阶级斗争和红色江山的等级宣扬和对出身不好的人的歧视。1973年友谊商店搬到了建国门外,我才理解杨国庆为什么要在那里行凶,因为那里有红色特权,平民百姓根本进不去。
巧极了,这三家特权店都设在东华门地区。有幸从小在东华门办事处管辖下居住长大,自然当了红色特权的外围。不是出于污泥而不染,而是命贱进不去一点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