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爆发时,柏林军事医学院免疫生理学研究所主任兰克透过临床实验发现,脱氧麻黄碱这种药极可能助德军一臂之力。(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现在要说的这件事情,会让军事迷大跌眼镜。因为,德军居然嗑药。另外,中国的传统药材“麻黄草”,居然是安非他命的老祖宗。
安非他命
安非他命是一种神经中枢兴奋药,服用后会明显感觉自信心倍增,变得胆大冒险又精神高度集中,容易亢奋激动。与此同时,饥饿、口渴、疼痛等感觉会减弱,甚至不想睡觉,目前多数国家已将其列为毒品。
然而,安非他命的老祖宗其实不在德国,而在古老遥远的中国,它的“先祖”静静地生长在西北草原上。
中国的麻黄草
中国的传统药材里有一味“麻黄草”,这种常见植物的模样颇为怪异,没有叶子,只有茎杆露出地面。粗壮的茎杆收割下来晒干捆绑后,活像一束束箭。三千多年前新疆一带的人就已意识到它的作用,近年在考古发掘中,经常在出土古人类遗骸的身旁发现麻黄草,由于新疆干燥,这些随葬品得到较好的保存。后来,随着张骞通西域,当地的麻黄草很可能从汉朝开始逐渐传入中原,并被汉人引为药材。
麻黄草经过蒸煮提炼后可得到麻黄素,人们拿来治疗伤风感冒,止鼻涕、平喘很有疗效,如麻黄桂枝汤或麻黄附辛汤,都是古代著名的方剂,但古人并不清楚其化学成分。进入近代后,科学家透过麻黄素提纯得到麻黄碱(ephedrine),终于以实验证实这类物质可以兴奋交感神经、抑制自律神经(又称植物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一兴奋,血管就会收缩,鼻腔血管也跟着紧缩,血流减少,分泌物自然减少;同时,气管平滑肌一旦扩张就便于呼吸,气管也跟着打开,那些因气管不畅而导致呼吸受阻的人,自然觉得舒服多了。此外,人的神经系统要是格外兴奋,循环系统也会加速运转,心跳加速、心脏帮浦加强。与此同时,消化功能和性欲则降低。总体来说,交感神经系统的亢奋,就是为了让人准备应对紧急的事情,包括争斗、比赛、逃跑、解决难题。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情况类似。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经过化学加工,又制造出了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长江后浪推前浪,作用更显著。到此为止,这些都是现代医药的常客,很多感冒药都拿它们当主角,也不算毒品,但它们距离毒品只有一步之遥。
安非他命的推出
二战全面爆发前,日本人长井长义已经发现了麻黄碱的后代衍生物--脱氧麻黄碱,即甲基苯丙胺(安非他命)的奇妙作用。一九三八年,柏林的泰穆勒制药公司正式向市场推出这种新药,大受欢迎,它的初衷并非为了让士兵兴奋,仅仅为了治感冒而已,但它很快就引起纳粹军医奥托・兰克(Otto Rank)的注意,此人的另一个身分是柏林军事医学院免疫生理学研究所主任。
战争爆发时,兰克透过临床实验发现,这种药极可能助德军一臂之力。第一批受试者便是入侵波兰时的德军司机,他们服用脱氧麻黄碱后变得不知疲倦、勇猛异常,而且情绪高涨、斗志旺盛,最神秘的是驾驶技能完全不受影响,精细操作似乎更加娴熟,开着军车在波兰腹地长驱疾如电,抢了步兵很多风头。此一结果让兰克和德军高层喜出望外,安非他命由此受到士兵的青睐。
1942年六月,德军印发了美其名曰《抗疲惫指南》的“服药说明书”,其中写道:“(脱氧麻黄碱)每次服用两片,之后三到八个小时可以不用睡觉;服用两次,可以让你坚持二十四小时战斗不停。”纳粹分子甚至强迫战俘和囚徒服用这类药品,让他们不知停歇地为希特勒从事各种超乎寻常、惨无人道的体力活。
士兵因为战争而嗑药
德军横扫西欧、直逼英伦的那段日子里,据档案揭示,大约有三千五百万片安非他命及类似物被发送给德国陆军和空军,伯尔肯定也尝试过。只不过数量显然供不应求,不少士兵写信请亲戚朋友帮忙寄来。他们不清楚安非他命的严重副作用,但官方心知肚明,发觉有些士兵过量服药后会狂躁不安、血压和心跳不稳定、幻觉丛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对药物逐渐产生依赖,愈服用愈大量,小剂量根本没效!
脱胎于麻黄碱的安非他命简直青出于蓝胜于蓝,副作用异常可怕,这是安非他命被许多国家标定为毒品的根本原因,也是麻黄草和感冒药麻黄碱必须受国家监控的原因--不法分子若想把这些东西加工成冰毒、安非他命,简直易如反掌。
德军中的明智人士试图限制此药的使用,无奈愈来愈残酷的战争状态和愈来愈不利的战争形势,迫使更多士兵选择嗑药,军方只能半睁半闭,毕竟打胜仗才是最紧要的事,健康和后遗症谁都懒得理,希特勒也只想着燃眉之急。对于普通士兵而言,他们嗑药不过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为了不被打死和活捉,或纯粹为了活下来,哪怕只是暂时地活着。
神经症状纷起导致各国禁毒
日本生产的所谓除倦觉醒剂Philopon,主要成分就是这种安非他命。战争末期,垂死挣扎的日军组织“神风特攻队”,其敢死队员正是服用了安非他命后,驾着战机疯狂冲向美国舰队,试图同归于尽。
战后,很多战争幸存者纷纷出现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神经症状,有的最终久病卧床,丧失了劳动力和生活能力,早早离世,结局非常悲惨。各国政府才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立法禁止安非他命的生产和使用。
二战至今,尽管全球性战争不再出现,但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未曾停息。只要有战争,安非他命的幽灵就会在硝烟上空盘旋。而安非他命另一个响亮的名字--冰毒,更在企图一夜暴富的人眼中成了不折不扣的摇钱树,它的身影在表面繁华的地段鬼鬼祟祟地摇曳,在莺歌燕舞、灯红酒绿中搔首弄姿,从来不曾停歇,只因人类永远藏着无法填饱的欲望,而能使欲望无限满足和放大,正是冰毒的诱人之处。
(本文节录自时报出版、谭健锹著作的《世界史闻不出的药水味:那些外国名人的生老病死》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