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多少核武?毛泽东观点比朝更可怕(组图)

作者:黎紫曦 发表:2018-02-04 23: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7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核武器
多国发展核武受限但中国仍逍遥法外(图片来源:Getty Image)

【看中国2018年2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黎紫曦综合报导)近日针对中国《解放军》刊出的〈美国核力量概述〉一文,俄国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Vasily Kashin)进行分析,他指,尽管联合国已就朝核问题进行严厉制裁、全球多数国家也均受发展核武之限,但唯独中国仍在积极增加核弹头数量。也有外媒认为,在核武问题上,中国比朝鲜更可怕。

多国发展核武受限 中国仍逍遥法外

1月30日中国在《解放军》报刊载的〈美国核力量概述〉中强调,中国必须“增强核威摄、核反击能力”及“增强战略制衡能力”。相关言论引发国际广泛关注。

俄国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对此也发表一篇名为〈中国需要多少核武器? 〉的文章进行分析讨论。

文中指出,中国媒体一向强调“核力量有限”,但据许多专家评估,中国是近年唯一一个还在增加核弹头数量的国家。瓦西里卡申推测,中国战略运载的核弹头数量已经“超英赶法”。

文中以英、法两国为例进一步说明,“英国没有能力自行生产弹道导弹”;而法国“空基核武器”仅有数量不多的改进型“歼击机”,即ASMP(中程空对地)巡航导弹,且发射距离有限,仅有约500公里。

相较于英法两国,中国采用的是具有多种样式的导弹,如拥有独立制导的可分解的东风5B重型液体洲际导弹、东风31A及31AG轻型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测试完善载有10个战斗部的DF-5C液体导弹;中型机动固体DF-41导弹;可击中在亚太任何目标的东风21和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以及为数不多但可装载核弹头的轰6轰炸机。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研制全方位的巡航导弹战略轰炸机载体。

瓦西里卡申指出,中国在部署或处于最终研制阶段的核武器系统类型数量方面,要超过美国,并与俄罗斯相彷。再加上中国拥有比美俄更多的中程弹道导弹生产能力,使其核武数量急遽增长。

文中指出,唯一的解释是,目前中国处于核武库早期快速部署阶段。不然的话,同时推出如此数量的极为昂贵的项目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在下一个10年可能威胁到美国,因此,瓦西里卡申建议美国,除应重新审视亚太地区的安全、联盟关系外,更应谨慎考虑“中国利益”。

核武危机大 毛泽东比金正恩“更可怕”

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决定发展核武器到1964年首次核试爆的间隔约10年。此后10年中,中国陆续取得所谓“两弹一星”。最初“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及人造卫星,但随着掌握氢弹和中子弹技术,“两弹”遂指核弹与导弹。

毛泽东
外媒指在核武问题上毛泽东观点比金正恩更可怕(图片来源:Getty Image)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报导,毛泽东在1946年对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表示,原子弹是美国用来吓人的纸老虎。但其后中国决定发展核武器时,毛泽东又说,“(美国)看不起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原子弹,只有手榴弹。”

中国在1964年10月试爆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后导弹核弹头试爆成功。 1967年6月试爆成功第一颗氢弹。

据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回忆,毛泽东曾对他说,同美国打核大战不可怕。因为如果核战让世界人口损失一半,还会剩下一半,那样帝国主义将会被全部毁灭,而社会主义还会存在。毛泽东还说赫鲁晓夫对核战看法悲观。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去年7月刊文称,虽然朝鲜金正恩的核武野心令各国担忧,但毛泽东对核武器的观点比金正恩更可怕。

报导指,中国当初大力研发核武器,据说是为对付美国的“核讹诈”,以及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同美国提倡“核禁试”,阻止中国拥核。 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研发核武和导弹技术失去了苏联的支持。

尽管中国拥核后,一直实行所谓“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专家分析认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意味着中国核武器部署预警程度更低。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