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健康检查没有明显病因,但身体反复出现某些不舒服症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一九四八年提出的“健康”定义如下:“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不只是单纯的不生病。”然而,随着时代演进、环境变化、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巨变,现代人的疾病形态变成以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为主,这和生活形态脱离不了关系,也与一九四○年代以急性病为主的情形大不相同。再加上现今的环境改变比以往更快速,每天面临大量的资讯、更多新科技、各种不同的刺激、更细的分工、更紧凑的步调、更多元的压力、更复杂的关系、更多的饮食选择等,欧美学者因而针对WHO的“健康”定义做出调整,更强调个人与周遭环境的适应能力:“健康,是面对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改变与挑战时,能够去适应并且自我做出调整。”
不妨和自己对话,诚实问问自己,单纯地检视自己的身心灵感觉和健康状态,如果以一百分为满分,代表充满精神活力,与周遭环境和谐运作的完全健康状态,你会给目前的健康状态打几分?
有的人已经确诊罹患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代谢症候群、脂肪肝、自体免疫疾病、失智症、癌症等;但有一大部分的人是身体反复出现某些症状,如关节酸痛、慢性疲劳、慢性头痛、消化不良、胃酸症状、慢性过敏等,他们有可能试着和症状和平共处而不予理会,有可能一不舒服就吃药控制症状,有可能做了健康检查却找不出明显病因或异常,医师也许告诉他们:“数值都还好,没什么大问题,可能是压力太大、睡眠不好造成的,要注意饮食、多运动。”
如果我们画一条慢性病光谱,在光谱最左端是最健康的理想状态,光谱最右端是被诊断罹病的状态,现今处于左端最理想健康状态的人不多,处于最右端疾病状态的人却愈来愈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正位于光谱中间,也就是“亚健康”的状态。
“医师,你说得对耶,我老是会有一些不舒服,很困扰,所以才想说去做健康检查,看能不能找出原因,能做的项目都做了,抽血、验尿、肠胃镜、X光、心电图、电脑断层、核磁共振都做了,结果也没什么大问题。可是就是有些症状很困扰,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情况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你或周遭亲友也许就是其一。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愈来愈多,怎么办才好?是往疾病的方向走去?或是重返健康?端看自己能否及早发现问题,并且做出改变。
医疗人员不是健康的关键
处于光谱中间的“亚健康”状态,接下来会往“疾病”的方向走去?还是能够重返“健康”?问题的答案,照个镜子就会明白。门诊时遇到罹患慢性病的患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希望自己能够更好、更健康、不要等到生病才被诊断的民众,我都会花时间好好了解他们的状况、作息、饮食,与他们沟通讨论,让他们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健康和慢性症状,以及该如何调整生活形态。因为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的根源,绝大部分来自生活形态,包括了饮食营养、睡眠休息、运动活动、压力、心理情绪等各方面。
重点是,面对这种因为生活形态造成的疾病,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医师就能够立刻变健康,医疗人员顶多从旁协助,给予适当的建议、必要的医疗处置,如果真的想让自己从此刻开始往健康迈进,或者不要继续恶化,必须从自己做起,愿意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妨想想看,你每次就医时和医师讨论了多久时间?三分钟?五分钟?半小时?事实上,许多人到大医院就医的经验是,光排队候诊就花了三、四个小时,看诊时间却只有短短几分钟。如果以国人平均一年看诊十五次,每次看诊时间二十分钟来计算(实际时间可能更短,那么一年花在门诊的时间顶多三百分钟,也就是五个小时。一年总共有八千七百六十个小时(三六五天×二十四小时╱天),五个小时的看诊时间可说是微乎其微,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你在过生活,所以决定健康与否的关键人物,当然是你自己,是你每一天的所做、所为、所吃、所动、所休息、所睡眠。面对这些慢性疾病,自己,当然才是真正该肩负起责任的那个人。
(原题目:多数人都是“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