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规定螺丝需要拧五圈,他们绝不会拧四圈半。(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11月8日讯】“迪士尼战略”认为,一个理想的团队,必须有思想者、批评者和实干者三种角色。思想者只管天马行空畅想;批评者专做挑剔性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思想者的建议,从而发现最优;实干者则是将思想者的战略意图转变为现实。
据《创业财经汇》文章报道,德国社会是一个理想的“迪士尼团队”结构。德国不缺批评者,这缘于德国社会大众对批评的理性态度。更重要的是,德国教育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独立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元的思想也造就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德国从来不缺少技工
报道称,除了批评者和思想者,德国实干者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德国制造令德国的经济稳健增长,并牢牢地支撑了欧洲的危局,欧元区至今屹立不倒,德国制造功不可没。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如此强悍,关键是这个国家积蓄了丰厚的“工匠”资源,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规定螺丝需要拧五圈,他们绝不会拧四圈半。
在德国,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绝活儿,有的是祖上传承,但更多是来自遍布德国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甚至是应用技术大学。此外,德国行业协会培训和企业内部实地训练也非常普遍。
为何很多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追求高校文凭?
首先,在德国做技工不丢人,他们在社会上同样享有其他“高等职业”所拥有的尊敬和声誉。在德国人看来,每个人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不论是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工程师还是技工,他们认为仅仅是职业之别,不存在尊卑贵贱。
德语“职业”一词,意思就是“天职”或上帝的召唤,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从“天职”的意义上看都是神圣的。正是因此,德国人做事认真负责,能静下心来做好分内的工作。
第二个原因是德国技工同样也有很高的收入。普通技工都有2000-3000欧元的收入,并不比大学毕业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高级技工则是企业之宝,他们的收入更高,可以买房买车,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就算是一人养家,同样可以到国外度假或者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画收藏等等,这些并不是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才享有的“专利”。从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同样是人才,他们也有机会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资和海外补贴。
第三个原因是德国的教育通道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非常畅通。从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转换跑道”,也可以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拿到国家承认的硕士文凭。当然也可以通过补习,取得“Abitur”(完全中学毕业文凭)后,同样也可以申请综合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德国上学没有年龄限制,属于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范例。因此,大学课堂上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根本不足为奇。
因为德国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观念,技工也享有较高的收入,随时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所以不少德国人选择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学文凭。也正因为如此,德国才有了大量“脚踏实地”的实干者以及强悍的“德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