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29日购入6,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8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几个月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A股股指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上涨。债市方面则趋冷,投资者们则持悲观看法。同时,从中国央行的操作来看,也透出“维稳”的意图,29日购入6,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
8月29日,中国央行网站发出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2017年8月29日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6,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特别国债。
不久前的8月22日,中国财政部就发出消息称,2007年第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将于8月29日到期兑付。财政部将采取滚动发行的方式,向有关银行定向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考虑到实际需要,拟发行的特别国债期限为7年期和10年期。
第一期特别国债期限7年,发行面值4,000亿元,票面利率3.60%;第二期特别国债期限10年,发行面值2,000亿元,票面利率3.62%。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央行“维稳”态度明显,对债券市场形成支撑。同时,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表态,“特别国债滚动发行不会对金融市场银行体系流动性产生影响”,反映出央行对市场预期引导明显加强。
邓海清认为,中共十九大召开前夕,政策层对于“稳定”的诉求远甚于其它目标,也远超过其它时期,对于政策的把握应该紧紧围绕“稳”字来进行把握。
不过,招商证券固收徐寒飞团队则认为,对债市而言,最难熬的时刻可能尚未到来。考虑到9月即将到期的2.3万亿NC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叠加银行业季度末考核因素,还有当前的谨慎情绪,如果资金面进一步趋紧,债市可能继续维持弱势震荡,甚至进一步走弱。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健康状况体现出了相互矛盾的信号:近几个月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A股股指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上涨,但中国债券投资者则持悲观看法。
中国A股今年以来上证50指数已经累计上涨16%,达到逾两年来最高水平。上证50指数是追踪沪市50个市值最高的公司,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指数,不过其成分股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
以容易出现泡沫著称的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再次上涨。今年迄今螺纹钢期货累计涨32%,焦炭期货自6月以来累计涨80%。根据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大宗商品是最通常的抗通胀资产,其上涨通常对应的经济环境是物价上升,通胀指数走高。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股市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而债券被认为是最通常的抗风险金融资产,经济下行和市场风险厌恶情绪浓厚的时期,是构成债市走强的基本面条件。
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晨星公司经济分析主管Bob Johnson指出,股市和债市一直被视作未来经济活动的指标。相比股市,债市是更为灵敏,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指标。或者也可以说,股市领先于经济,而债市领先于股市。
从股市和债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可以得出结论。相比股市,在债市衡量风险和回报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债券投资的目标,无论是增收还是对冲,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因为政治风向改变而改变,而股市则听从官方的行政命令。此外,债券市场也没有像在股市中那样的权重股,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拉升股指。
分析人士称,收益率曲线趋平确实反映了投资者中的谨慎态度,因为只要中国的各项改革没有完成,围绕经济的不确定性就会存在。
在中国规模达9万亿美元的债市中,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是经验更为丰富的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债市为何与投机性更强的股市和容易出现泡沫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有着对中国经济走向截然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