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带着小外孙到上海福州路书城购买了一套中国第一套儿童情景百科画册。是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11出版的。全套29册,其中第27篇为《海港探秘》。当我回家为小外孙翻读讲故事的时候,在16页“应该怎么称呼这艘新船呢?”在翻页里面是这样说:
“乘风破浪,安全出船,平安归来!”一位德高望重的男士大声说边把一个酒瓶砸向海船的舷侧外板。
我感觉在中国的幼教丛书中那些大人的错误还在传递给幼儿。
为了给小外孙澄清船舶下船的习俗做法,我就以“衣羊船长”为故事主人翁给他们讲了船舶下水仪式的故事。
当船厂把一艘现代化的船舶建造出来,即将从船台上下水的时候会举行下水仪式。如同一个小孩出生一样,父母对其给予了无限的希望,这个仪式对于该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父亲在造船厂的原因,衣羊从小耳濡目染了数次船舶从船台上下水的仪式。特别是“长”字类型的客船下水,只要父亲告衣羊了,衣羊总会不畏路途遥远(当年的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赶到船厂在父亲引领下到最佳位置看船下水。
读了海运学院之后,衣羊从图书馆看到航海历史故事的书才知道,船舶下水的习俗由来已久。这个新船下水(必要)的仪式叫做“掷瓶礼”!“掷瓶礼”---在举行新海轮下水典礼时,总要由船主(或其代表)的夫人或国家的重要领导者的夫人,(流传到现在是特邀上流社会的女嘉宾)将一瓶香槟酒掷在船首击碎,名为“掷瓶礼”并为船舶读赞美辞。
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航海是件艰苦且又危险的职业。海员遇难事件甚频。每当遇难时,船上尚活着的人便只能将要说的话写在纸上,装入酒瓶,封口后抛向大海任其漂流。希冀能被其他船只或岸上的人发现。所以每当海上风暴起或航船逾时未归之际,海员的家属们便集结于岸边,祈祷、期盼亲人能平安地回家。然而残酷的事实总难以符合人们这一最基本的愿望,往往在绝望中仅能偶尔见到令人心碎的漂流瓶。
于是为了祈求平安,便有了开头所说的那种“掷瓶礼”祝愿海上不再有那样的漂流瓶;并使酒的醇香布满船头,驱邪消灾。所以香槟在船头摔得越碎越好,预示这艘新轮船将岁岁平安。当然,该船的船长非常在乎香槟酒瓶是否被敲碎。
如今,海难虽已基本杜绝,但掷瓶的习俗却依然存在,只是演变为具有传统色彩的喜庆仪式罢了。扔香槟酒的这位女性也成了新船永远的“教母”。
这一习俗在西方国家盛行也传入我国。
现在船舶越造越大,造船也不再船台上而是在船坞中。于是,船舶的下水仪式被首航仪式替代了。但“掷瓶礼”和为船舶祈祷的赞美词还是由女性来完成。
起先,衣羊对船舶下水仪式的概念比较模,后来参与了多次国外接船后才知道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航海习俗,并且全世界都约定成俗地在这样做。
某次,某央企国有航运企业的领军人物在微信群内发布信息:
“我将某天去往江苏某船厂为某轮出厂命名仪式,我将很荣耀地为该船敲香槟酒、为该船命名并为该船致辞,为其处女航送行。至此,我已经为20多艘船舶命名了。”
我看到微信后,又不顾自己位卑,狂妄自大地评论和跟帖:
“领导,你带了夫人没有?最好让你夫人参与你的活动为合适?”
“什么意思?”领导看到跟帖有显然不高兴在他头上动土。
“领导,这些事情都是女士做的,男人做此事不吉利,根据航海习俗敲香槟酒是女人敲的,为船舶命名也是女人宣读的。你一个大男人掺和此事不妥!”
“现在时代不同了,封建主义的糟粕你还宣扬!中国男人做也是社会主义特色啊!何况,你们船上都是男人,还搞这一套?我就不吃这一套!你的想法应该批判!现在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多规矩!”领导显然发火了。
“现在什么年代了?现在已经是2012年了。你看看航海界的新船下水仪式哪个媒体报道是男人为新船剪彩、命名和敲香槟酒的?领导,你知道船舶的性别吗?”
“这么多事情,你不就是开船的船长吗?别以为你了不起。”领导嗔怒了。
我哈哈大笑但我心里面却隐隐作痛,这些堂堂的中国航运界精英们个个都是打高尔夫球内行,对航海文化和航海习俗却如此淡薄,如此航海界领导能带领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