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乐视深陷崩盘危机,众多金融机构受到牵连。数十家私募基金卷入乐视资金困局,甚至让A股中的所谓“国家队”也都被套牢,讨债声浪高涨。
7月3日消息,贾跃亭、甘薇夫妇及乐视系三家公司12.37亿资产被冻结;7月4日,乐视网(300104)公告称,贾跃亭及其实际控制的乐视控股所持有的乐视网5.1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6.03%)股份也被冻结;乐视集团拖欠多家银行、供应商和境外投资者的债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多个债主走上乐视总部瞓地追债,20多位高管相继离职、上千人被裁员。
据凤凰财经7月12日报导,中共证监会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乐视网的财务数据、公司陈述、信息披露等情况。
同时,中共银监会也在排查银行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对乐视以及乐视网等相关机构的贷款情况,排查包括这些机构对乐视的贷款敞口以及潜在风险等。
在中共监管机构对乐视网展开调查的同时,11日,中共官媒央视财经发表《乐视网,是创业失败还是涉嫌欺诈?真相是…》一文。该文表示,这几年对乐视的质疑声很多,但基本被大家忽略了。
半年前,乐视的实际控制人还在畅想着股价过百。今年1月15日,在乐视网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贾跃亭说:
“(股价)什么时候过100,一方面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业务肯定会进入爆发期,对上市公司来讲。另外股价能否快速达到100元,希望的是所有人齐心协力。”“长期来讲我们非常有信心让乐视成为在中国上市的第一个千亿美金市值的民营企业之一。”
当时的股价是30多元,很多投资者都是在那时买入。7月8日,包括中邮、嘉实、易方达等基金相继公告下调乐视网估值,最低见22.05元,若被质押的股份不计成本的清仓,不知股价会跌到哪里。
乐视为何有今天的危机?那得先看看中国经济的总体生态,以及这种经济生态造成的人心变异。
先看看中国的商业银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恩格尔在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1,银行对风险表现冷漠。在中国,商业银行由国家所有,当国家有足够的资源时,商业银行可以随时获得注资,这可以避免挤兑的发生,银行也不必抛售资产。这样做,造成了银行对风险的冷漠。
2,资金没有被分配到最合适的地方。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能获得充足的贷款,但个体经济却贷款短缺。
国企虽然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堪忧,但由于央行的不断“放水”和商业银行的后盾,不断的借新债还旧债似乎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
而地方政府呢?
当下流行的做法是,地方政府以文化、特色小镇等名目搞项目,每个投资都是几十亿或者上百亿人民币。然后利用地方金融平台拿这些项目去贷款,政府再成立一些公司,或以一些自己手里的公司去承接这些项目。把每亩不到十万元人民币圈到的土地,转手以上百万人民币的价格转给这些公司。政府财政就大把地赚了钱。那些项目公司做了政府的白手套,也会从中分利,其实就是瓜分银行贷款。
而项目能做就做,做成烂尾工程也无所谓,本来那些项目就是套钱的把戏,风险却留给了银行。
正是这种经济生态,很多“聪明人”就悟出一个道理,做“事业”不用搞研发、提高效率、讲究盈利,只要会“设局”、画馅饼、讲故事,吸引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就可以,利润与风光是自己的,风险却是别人的。
但据大陆媒体不完全统计,包括乐视网在内的乐视体系7年融资高达728.59亿元,业内人士评价,除了少部分资金用来圈地买楼外,大部分的钱都已“烧掉”用来“讲故事”。
笔者无意指责乐视,只是感慨“聪明”没有用在真正的求富贵之道。看看当下的中国,有多少人都是如此:代客炒股、筹众炒楼、利用“互联网金融”搞旁氏骗局、搞“高科技项目”“政策扶植项目”吸引投资、上市是目的不是手段……
在变异的思维方式里,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坑害别人。
“把风险留给别人”本质是“邪”,“不择手段利用别人的钱”本质是“骗”,邪和骗都是中共的基因。利用中共的基因“做大做强”,风光是暂时的,危机却是注定的,这不仅仅是天理,更是中国正上演的一幕大戏,每个人都是观众,更是演员。
只有身心抛弃中共的基因才能保得住平安,表面上似乎不能“轰轰烈烈”,但生命却得以平和、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