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股“死不退市”,严重扭曲了股价信号(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6月18日讯】2016年,印度股市共有336家公司退市,美国股市共有425家公司退市,中国A股仅有1家公司退市。你会感到吃惊吗?
2012年,一元退市法则首次写入A股退市制度。当年,深交所、上交所重新修订退市制度,首次引入了“1元退市标准”的表述——“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的,其股票应终止上市”。这是A股退市制度顶层设计,但因A股投资者拒绝“用脚投票”,使得一元退市法则成为摆设,创设五年来从未发挥任何功效。
现实中,一个十分矛盾而尴尬的现象是:A股投资者一边抱怨、指责垃圾股“死不退市”,另一边他们却十分迷恋、偏好垃圾股,并盲目参与垃圾股的暴炒与赌博。谁敢让A股跌破一元,他们决不答应,除非监管层已经判定某只垃圾股“终止上市”,否则,他们就会奋不顾身地扑抢“廉价”垃圾股,因此,不要说“毛股”,就是1元股,A股市场上也很难见到,每年A股上市公司亏损面都维持在15%左右,但垃圾股反而成了紧俏品、稀缺物、抢手货,这不是笑话,这是活生生的现实。即便上证综指从5,000点之上跌至3,000点之下,目前A股市场也仅有4只1元股。为什么?投资者不让、也不愿“用脚投票”!
不过,背后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则来自IPO体制的僵化与高门槛。因为“上市难”,所以“退市更难”。由于IPO行政审批制不仅门槛高、程序冗长,而且排队等待时间一般需要两、三年,IPO时间成本与被否成本十分昂贵,如果偶遇倒霉的“暂停IPO”,则企业就会仅剩半条命。因此,当IPO变成“鬼门关”时,许多企业就不再排队IPO,而是直接去A股二级市场抢购垃圾股,通过反向并购、定向增发的手法,“花别人的钱、买别人的壳”,最终实现买壳上市、股民买单之目的。
这究竟是股民玩垃圾股,还是垃圾股玩股民?答案已不重要,但垃圾股确实成为了抢手货,因为股民、机构与皮包公司联手,就是不允许垃圾股退市!
垃圾股“死不退市”,严重扭曲了股价信号,严重破坏了股市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功能。我们必须从问题的根源(源头)来彻底解决这一绝症、难题。退市更难,就是因为“上市难”。只有从制度根源上解决了“上市难”,才能让垃圾股体面的、批量的退市。
正因如此,注册制改革成为一项重大布署。监管层也开始反思、反省,并首次将IPO节奏与股指涨跌切割开来,不再关闭A股一级市场,打开IPO大门,封堵买壳后门,成为必然的政策取向。我们不仅要让IPO常态化,而且还要让IPO标准更多元、更包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IPO效率,让IPO身价暴跌,并让更多企业分享IPO机会,让投资者拿到更加廉价的IPO筹码。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上市易”,所以买壳、借壳、炒壳、赌壳的游戏将无人问津、无法生存。到那时,垃圾股的壳资源将分文不值,其股价将有尊严地回归地板,并最终被1元退市法则驱逐出市场。这是一种市场化的退市标准。
众所周知,美国股市很早就创设了“一美元退市”法则,从纽约证交所到NASDAQ市场都是如此。美国股市十年期间有近万家公司退市,你敢相信吗?这就是一个包容而开放的国际股市,它包容“泥沙俱下”,它宽容“大进大出”。你不敢要的百度,它要;你不敢要的阿里巴巴,它要!京东更是直截了当:亏损上市,它在美国上市三年后才开始有盈利。正是如此包容、开放的大市场,它才孕育出了世界一流的伟大企业,例如,IBM、微软、戴尔、因特尔、谷歌、苹果等。
“大进”必然导致“大出”,这是大浪淘沙、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20世纪90年中期是美国股市IPO扩容的最颠峰时期,那时每年都有上千家公司IPO,当然,也有数百家公司退市。直至1997年底,美国三大股市的上市公司数接近9,000家,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随后IPO数量开始快速回落,而退市公司数则快速增长,出现了“反转”现象:即每年的退市公司数超过当年的IPO数量。这样的格局一直延续至20年后的今天,目前美股上市公司数只有6,300多家,远低于20年前的上市公司数(近9,000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将近一万家公司从美国三大股市退市,其中,将近5000家是主动退市,其余4,000多家则是强制退市。不过,在强制退市中,约有2,000多家公司是被投资者“用脚投票”赶出市场的,这就是“一美元退市法则”的市场功效。
其间,年度退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是1998年和1999年,这两年的退市公司数都超过了1,000家,不过,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主动退市”。1998年和1999年纽约证交所主动退市的公司数分别为180家和204家,强制退市则分别为29家和50家;这两年NASDAQ主动退市的公司数分别为280家和433家,而强制退市则分别为489家和440家。很显然,纽约证交所主动退市占多数,而NASDAQ则是强制退市占多数。无论如何,如此“大进大出”,确实不可思议,但当时既没有人抗议,更没有人跳楼。
“用脚投票”将垃圾股赶出股市,这是投资者自觉自愿的结果,它不需要满足任何财务指标要求,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投资者“用脚投票”将它打入“一美元退市”通道,它就直接退市了,不必浪费口水。这就是投资者的自决与自觉行动,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市场境界!
根据美股经验判断,A股“大进大出”格局可作如下判断:A股经过十年左右的IPO扩容,上市公司数有望达到1万家,其间A股退市数量将不断增加,从每年几家到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之后,就会出现退市公司数与当年IPO数量相当的情形,至此,上市公司数将不再继续增长,而是处于一种均衡波动状态。
2016年底,印度股市的上市公司数为7,661家,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的2.5倍!目前,中国A股市场正在步入IPO扩容常态化新阶段,可以断定:随着IPO审核重心转向信息真实性、充分性审查,IPO效率大幅提高,不仅IPO家数会大幅增加,而且每家IPO的募资额度将会大幅下降,这是股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奇效,它让更多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拥有了IPO的机会,并且让更多的企业分享股权融资资源,而不是被少数“精英企业”所垄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股市资源配置功能。
从另一方面看,加大IPO供给,能有效解决IPO堰塞湖难题,并充分满足投资者打新、炒新的巨大需求。当然,更重要的是,IPO常态化,必然导致垃圾股身价大跌、回归地板。到那时,买壳、借壳、炒壳、赌壳的游戏将无人喝彩、无人买单,数百只1元股就会比赛裸泳,“一元退市法则”将会大显神威,主动退市与强制退市将蔚然成风,A股市场也一定会步入“大浪淘沙”的新时代。这一切也正是注册制改革的大方向及所要抵达的目标之一。
总而言之,只有“上市易”,才能“退市更易”;只有“大进”,才可能“大出”。优胜劣汰、大浪淘沙是股市不变的法则。“买者自负”与“卖者有责”同等重要,但上市公司并非“不死鸟”,也不是“常青藤”,但它们是公众公司,投资者有权自主决定“用手投票”,或是“用脚投票”。
当新股中签率从万分之一拉升至1%或10%时,当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时,这一定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这也将是IPO节奏放缓的必要条件。
与此同时,当大多数投资者对垃圾股学会“用脚投票”时,A股市场就会出现数百只“1元股”,垃圾股批量退市就会变成现实,到那时,“1元退市法则”将会大显身手。当然,这也是A股投资者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