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胡适(图片来源:Pixabay)
胡适母亲名叫冯顺弟,顾名思义是希望顺着生下弟弟,后来果然也有了个弟弟。
她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家,父亲是战乱的幸存者,脸上还烫着“太平天国”四个蓝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冯顺弟从小就懂事、贤慧得很。
她父亲去村外挑石头盖新房,还是小孩的冯顺弟便去村口接应父亲,从筐子里取出一两块石头抱到地基外,算是减轻父亲一点辛苦。她盼着自己能早日长大,能帮父母分担更多。
17岁时,冯顺弟到了婚娶之年,媒人来提亲,竟然提的是一位47岁的老头。
这老头叫胡传(原名珊,字铁花),中过秀才,当过塾师,42岁时出门远游,现任江苏候补知府,两位前妻先后离世。
冯顺弟的父母不太同意这门婚事,一来胡传快50岁了,大儿子、大女儿都比冯顺弟还大;二来不肯让女儿嫁去做填房;三来怕让人说闲话,“贪图财势,高攀官家”。
但冯顺弟体谅父母,嫁给做官人家当填房可以多接彩礼,父亲盖房就不需要那么辛苦了。而且,她早就听说过被称为“珊先生”的胡传,在14岁逛神会时也在众人中见过“珊先生”,印象还不错。
“珊先生还没有到家,烟馆赌场都关门了”,这句家乡流传的话始终刻在冯顺弟脑海里。
烟鬼、赌棍都怕“珊先生”,说明他是个好人,应该会是个好男人的,于是她对父母说:“只要你们俩都说他是个好人,就请你们做主吧。”“至于嘛,男人家47岁也不能称是年纪大了……”末了,她又轻轻补充道。
父母便知道冯顺弟是乐意的,于是在1889年3月12日,冯顺弟与胡传成婚。
婚后,胡传教冯顺弟读书识字,还帮老丈人家盖了新房,夫妻生活非常美满。但好景不长,结婚不过6年,带病在战乱中奔走的胡传便去世了。
此时,冯顺弟只有23岁,胡适刚刚4岁,冯顺弟从此一个人要挑起照顾家庭和培养胡适的重担。
“以少年作后母,周旋于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后来家业中落经济困窘,冯顺弟“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
“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渺小而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儿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23年”,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
胡适母亲独自当家后,因为是后妈、寡妇,所以经常受胡适哥哥、嫂嫂们的气。好在她脾气好、气量大,如胡适所言:“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胡适大哥是个败家子,赌博、抽鸦片,在外借了一屁股债,回家拿东西就卖,烛台、香炉、锡酒壶都被他“顺手牵羊”过。
胡适父亲在世时,曾要拿剑砍他,母亲跪着哀求道:“使不得!千万饶了他吧!不然人家以后会说我这个后娘不容……”父亲去世后,他更有恃无恐,屡屡以胡家名义赊烟钱、欠赌款,累计了不少债。
每年除夕,讨债的人坐满了胡适家的客厅,连门槛上都坐满了,而胡适大哥早就躲出去了。胡适母亲则镇定得很,料理完年夜饭后,给每个债主一点钱,好说歹说打发走。不一会,胡适大哥从后门溜回来了,母亲从不骂他,脸上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年,胡适家过了六七年。
胡适两个嫂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大嫂无能而又不懂事,二嫂能干气量却窄。两人常常闹意见,只因胡适母亲和气、调节而未公开打骂。
胡适和两个哥哥家的孩子年龄相仿,一起玩耍起了矛盾,母亲总是责备胡适的不是。两个嫂子则一边打孩子出气,一边指桑骂槐。胡适母亲常常装作听不见,实在忍不下去了便哭,哭她早逝的丈夫,哭她可怜的命运,直哭到嫂子过来劝才止住。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在《四十自述》里写道。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学得了好脾气,温润如玉。胡适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并以身作则为人宽容、温和,“我的朋友胡适之”遍天下。
有次,胡适夫人江冬秀发起火来,将一把水果刀扔向胡适,险些击中胡适的脸,而胡适只是嘀咕了几句了事。
母亲不仅教会了胡适好脾气,还教会了胡适很多做人道理,“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母亲。”
每天天亮,母亲便把胡适唤醒,让他自己想想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他以后注意改正。然后,她才把衣服给儿子,催他快去上学,胡适常常是最早到学堂的。
胡适做错了事,母亲从不在人前责备他。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才关起房门教训胡适,有时罚跪,有时拧他。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胡适吃完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了件背心,被姨妈看到了。姨妈拿了件衣服给胡适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回了一句俏皮话:“娘(凉)什么!老子不老子呀!”恰好,这话被胡适母亲听到了。
晚上,母亲罚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气得发抖,不允许胡适上床睡觉。
胡适跪着直哭,用手擦眼泪,结果不知擦进去了什么细菌,害了一年多的眼病。有人说,用舌头去添眼睛可以治好,胡适母亲竟然真的用舌头去添。后来,胡适回忆此景时发出肺腑之声:“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从母亲那,胡适学到了勤奋、自省、关爱他人等为人处事之道,这也是他成功、成名的重要原因。
此外,胡适从小体弱,母亲让他不准随便乱跑,这养成了胡适爱静不爱动的性格,也培养了他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他常常第一个到学校,天黑才放学,晚上还要念夜书。课余时间,胡适常用来读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薛仁贵征东》等很多白话小说都看,母亲很少干涉。
跟着家人去田里割稻子,胡适常常坐在树下只看自己的小说。即使偶尔和伙伴们玩过家家游戏,他也常常扮演诸葛亮、刘备之类的文角儿。
“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胡适后来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母亲对胡适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一直不忘丈夫的遗嘱:“穈儿天资颇聪颖,应该令他读书。”
胡适3岁多,母亲便把他送进了私塾,因为他身体太小还要别人抱起坐在高凳上。她为了让老师多加管教,总是比别人家多交私塾费用,第一年就送了6块银元,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12元,而其他家孩子一般只交两块银元。她让老师为胡适讲解书本上每句话的意思,而当时学塾对学生大多只要求死记硬背不求理解。
有次,一个同窗好友拿着一封信,问胡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虽然读过四书五经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胡适这时深深领会到母亲多交学费的好处。
胡适因为认的字多,又懂得意思,所以不觉得读书很苦,倒是在书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世界。十二三岁时,常常一堆十几岁的小姑娘围着胡适,听他讲古文里的故事。
后来,胡适对此感慨道:“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
因为受过私塾和母亲的良好教育,胡适11岁就能看古文,还批阅了《资治通鉴》,学问差不多赶上老师了。私塾老师怕耽误胡适前程便提出辞职,胡适由二哥介绍、母亲同意,于1904年离家去上海读书。
此时的胡适实际年龄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母亲临别时装作很高兴的样子,不曾掉一滴眼泪。她还为儿子做了一只枕头套子,套子上用紫红色线绣了两行文字:“男儿立志出乡关,读不成名死不还。”
为不辜负母亲的期望,胡适在上海刻苦用功,一度两只耳朵都聋了,后来又辍学教小学,挣钱赡养母亲。后来,胡适听说考取留美官费生在国外学习能得不少钱,便写信征求母亲意见。
母亲欣然答应,回信说:“自得汝出洋留学之报告,吾家家声可期复振,心境顿觉怡然……当刻刻以学业不振为虑,其他尽可置之度外。”
胡适考取留美官费生之后,立即致函向母亲报喜。母亲当即复信给儿子:“汝当努力向学,以期将来回国为国家有用之材。庶不负国家培植之恩,下以有慰合家期望之厚也。”
在胡适留美时期,母亲一度生病严重,几乎不能起床。她私下请照相的人来家里照了张相保存起来,跟家里人说:“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请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后来,胡适母亲病情稍有好转,又不顾家庭困难,花了80元巨款买了本《图书集成》给胡适,让他开阔眼界。
母亲还对胡适的婚姻大事放心不下,给胡适在家乡里订了一门亲事。1917年,胡适学成归来后,赴北大任教,并遵从母命娶了小脚太太江东秀。
第二年,儿媳怀孕的消息从北京传来,胡适母亲终于完成了使命,因为长期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而轰然“倒塌”,享年只有46岁。
从疾病重发到去世仅有十几天,胡适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胡适母亲去世时,父老乡亲无论男女老幼都很悲痛,一个家庭主妇如何能赢得这般尊敬呢?胡适反复思量,反复回顾母亲的生平事迹,得出一个认识“一切事物都是不朽的”,并以《不朽》为题发表过一篇文章。
在文章里,胡适说:“那英雄伟人可以不朽,那挑水的,烧饭的,甚至于浴堂里替你擦背的,甚至于每天替你家掏粪倒马桶的,也都永远不朽。”
的确,至少胡适的母亲是不朽的,如胡适在《先母行述》中所言:“伏念先母一生行实,虽纤细琐屑不出于家庭闾里之间,而其至性至诚,有宜永存而不朽者。”
胡适,他在照片旁批道“没有戴眼镜,使我感觉这像上有我母亲的神气。”
在母亲出殡的那天,胡适用泣血的心写了一首悼母诗。“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胡适在致美国留学时结识的“红颜知己”韦莲司的信中如此写道。(这正是胡适为何最终娶江冬秀而非韦莲司的原因,胡适对母亲之恩“深感愧疚,我再不能硬着心肠来违背她。”)
可以说,是母亲一手培养了胡适的性格、爱好、习惯等,为胡适后来取得成就奠定了基础,验证了胡适所说的:“这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母亲。”
母亲常常对胡适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告诉他:“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丢脸之意)。”
实际上,平凡而伟大的胡适母亲何尝不是“一个完全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