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若是为人民服务,岂能不赞扬美好良善?(看中国合成图)
一位杰出的作家流传于世的作品,总会受到大家关注。若是作品深富内涵、璀璨无比,势必更得人人称颂,积累无数群众的赞誉。当然,在盛誉之后,负面评价亦有可能是相随而来的。被称为“传奇”的张爱玲即是如此。在众多人推崇她的作品之际,亦有不少文人表示她的作品未必都好,就算是成名作〈金锁记〉亦如此。
再读〈金锁记〉
即使没在理会文坛上的大小事,即使对张爱玲的生平不熟,但我们都知晓张爱玲被视作传奇,在文坛上拥有不可抹灭的地位。不过,评价本有正负两类。郭松棻、王安忆等作家就曾说她的作品不全都好,另有李欧梵、邱贵芬、唐文标等学者评说她的小说为“具有现代性的颓废与挽歌式的苍凉”“念兹在兹的是那个腐烂凄美的世纪末中国”“是现代鬼话,是张爱玲杂碎”……甚至连被傅雷评价是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被夏志清赞扬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金锁记〉,都曾被苏雪林、李渝、萧之华(萧玉井)等作家文人以“啰哩啰嗦”“模仿《红楼梦》”“文字多有语病”等言词论断之。
事隔数年的再次阅读,总试图想理解郭松棻为何说张爱玲的小说不够大,总想试图留存印象,因而特地选了评价甚高,也就是1943年的〈金锁记〉……
其实,初次阅读〈金锁记〉,只觉张爱玲描摹人物的姿态与局部画面相当细腻,时间仿佛都凝冻在她的笔下,因人物而止而动:“七巧直挺挺的站了起来,两手扶着桌子,垂着眼皮,脸庞的下半部抖得像嘴里含着滚烫的蜡烛油似的,用尖细的声音逼出……”“然而来既来了,他决不愿意露出焦灼懊丧的神气。腮帮子上依旧是他那点丰肥的,红色的笑。眼睛里依旧是他那点潇洒的不耐烦。”
再次阅读,前半段的ㄚ头出场依旧让人嗅到小说的殊异风格。新增的,是对于张爱玲描写没啥轻重的赵嬷嬷的欣喜:“赵嬷嬷害眼,枕头里塞着菊花叶子,据说是使人眼目清凉的。她欠起头来按了一按髻上横绾的银簪,略一转侧,菊叶便沙沙作响。赵嬷嬷翻了个身,吱吱格格牵动了全身的骨节,她唉了一声道:‘你们懂得什么!’”
虽然不甚清楚她铺排这号人物的用意,但总觉得几行文字,就让人见着了那个时代能够将大宅院一家老小服侍得妥贴的资深老嬷嬷。一位谨守本分、彷若只能交由资深演员才能完美演绎出一个寻常的按头姿势的嬷嬷就这样浮现在眼前……
杰出的作家绝对能用三言两语就让读者感同身受的!当作家将人事物鲜明地刻画出来后,能让人一瞧即知它的不同,或知晓它透发的玄机,或一头栽入文字,让文辞营造出来的想像世界无穷尽地盘旋于心头,有机地与内在连结,留下烙印。相反,文字若构织不出作家所想望的画面感,将成得抹拭殆尽的累赘。或许,张爱玲就是在这一点上,博得了张迷的认可。
召唤出旧时感触后,阅读过程却也渐渐让我掠捕到绷紧的思绪突遇丝丝停摆,过多的人物与细琐且无意的情节使我的连贯思绪突受阻挠,进而理解〈金锁记〉为何被评为“啰哩啰嗦”。
关于〈金锁记〉的评价
阅读了萧之华针对〈金锁记〉的评论(文字多有语病、描写有所失真、细节交代不清、通篇冗员充斥、布局剪裁不当),多少能理解他所言。我们其实往往陷落在先入为主且未曾历经“除魅”的境地中,因为这个作家有名,被称作传奇,那么有关她的一切就都属于朦胧难测、非仰望不可的高境界。
莫怪乎从另一角度审视张爱玲传奇的萧之华会觉得〈金锁记〉是“闲杂人等过多,通篇冗员充斥”,且认为翻译泰斗傅雷对于〈金锁记〉过于疼惜,不愿指出小说文字上的冗赘与语病,并不禁问道:试问出现在〈金锁记〉的二十八人中,为张爱玲赋予艺术生命,为张爱玲所写活的,究竟有几人?
南方朔说得好,张爱玲有着超前于时代的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技巧,再加上家族与经历,都让她拥有最能呈现传奇的各种元素。可是,张爱玲不是文学之神,她尚有诸多谜团待解决。“例如她对世间的那种态度,距虚无主义究竟有多远?她见多了世家的没落和无望,她对人距离‘厌人类’(misanthropy)到底又有多远?以前人们都只用非常东方式的‘苍凉’来做概括式的描述,显然这两个字已不够用了。”
作家藉文学传递何事?
将作家了解透彻,是有助于更贴近其作品,有利解析的。有时候不能看得清楚,无非是不想。大家虽然都是凡人,其实却也都在观望名人之际,渴望抱拥这些没人协助加附于身的传奇因素,或许张迷在拱拥张爱玲传奇时,亦寄讬了想像,以能望见另一个自己。不少读者沉醉于“张爱玲美学”中。但是,若是都只刻划富含“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等类型的晦暗角色,或钜细靡遗描摹一个角色带给人的尖锐又凌厉的感触,这是为何?
文学若是为人民服务,岂能不赞扬美好良善?岂能尽显世间诡谲、变异、狠毒之事,而不以黑暗烘托、映衬光明?刻画的人物若都像七巧那样,令人没来由地毛骨悚然,岂能一个层级一个层级地攀登至通往有光的所在?作家笔下勾勒的,岂能仅是阴暗与荒凉的病态世界。莫怪乎,喜爱阅读张爱玲小说的唐文标,亦都表示无法理解张爱玲笔下的世界。
不知属性“孤绝”却又说“出名得趁早”的张爱玲若是亲耳听到这些负面评价时,又会如何看待这部成名作。“进行删改,以达完美”是否会冷不防窜进她心?还是她能决绝不理会?
每个人都有自身积累而成的灵性与生命调性,张爱玲将她生命中的道道伤痕转化为文字,篇篇流露着她的“苍凉美学”。我们能试着观想与投入,但也得试着理性解读。
阅读与理解
一部经过作家费时耗心地雕琢而产出的伟大作品,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者仔仔细细地审读、检视后,本来就会出现评价不一的状况。历经时间的汰换与和众作家的竞争的伟大之作会如此,更何况执笔不弃的作家在历经一生的拚搏,很难自傲地说部部作品都伟大。因此,面对文坛上丰富的各类作家,我们自当有所筛选。伟大或优秀的作品尽可能别落下,也尽可能理解它的优缺点,试图理解它因何被推崇或被批评。
其实,这些偶尔会自脑中翻涌而出的文人对某作家作品的评价,无论是好评或坏评,是能促使人一时兴起,想找该部作品来仔细阅读,试图贴合与理解评论者与被评论者的思绪与境界。如此的细读,是能让自身更密合文字,活跃联结想像与组织能力,精致我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
萧之华〈为“张爱玲传奇”做总体检〉,原刊2004年10月号大陆《潮声》杂志,作者于2004年12月11日再修订,(萧之华部落格,阅读时间2017.01)
萧之华〈为“张爱玲传奇”做总体检(之二)〉,原刊2004年10月号大陆《潮声》杂志,作者于2004年12月11日再修订,(萧之华部落格,阅读时间2017.01)
萧之华〈为“张爱玲传奇”做总体检(之三)〉,原刊2004年10月号大陆《潮声》杂志,作者于2004年12月11日再修订,(萧之华部落格,阅读时间2017.01)
萧之华〈为“张爱玲传奇”做总体检 (完结篇)〉,原刊2004年10月号大陆《潮声》杂志,作者于2004年12月11日再修订,(萧之华部落格,阅读时间2017.01)
南方朔〈开启宝库重新解读张爱玲〉(汤本论坛,阅读时间2017.01)
张爱玲《倾城之恋》(台北:皇冠,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