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为什么不反抗?(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10月07日讯】大规模的民众反抗对于任何一个独裁政府来说都是一个问题。2011年中东国家爆发的 “阿拉伯之春” 导致卡扎菲等专制领导人纷纷倒台,但是朝鲜的金氏政权现在依然稳固,而且在朝鲜也看不到任何民众反抗的迹象。一些朝鲜问题专家告诫说,不要指望朝鲜会发生“平壤之春”或是自动崩溃。
从外表上,你根本看不出来这个身穿西装、英文名字叫做奥斯汀的小伙子来自朝鲜。他14岁的时候与家人逃到中国,两年后被遣送回朝鲜,父母因此入狱。他后来一个人再次逃离朝鲜,在中国呆了三年后,几经辗转终于来到韩国。他的父母出狱后也辗转来到韩国,只是他的姐姐留在了朝鲜。他们至今都没有她的音信和下落。
朝鲜人如何看待朝鲜变化
奥斯汀现在美国一所常春藤盟校学习政治学。日前他在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主办的一个有关朝鲜的研讨会上把朝鲜称为一个处于过渡中的社会并谈到了朝鲜过去20年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中央分配体系的崩溃、市场化的试验导致中产阶级的出现以及民众对政府忠诚度的减弱。
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的照片显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到场时,朝鲜的少年们欢呼
看不到朝鲜民众反抗迹象的原因
不过,他在朝鲜仍然看不到任何民众反抗的迹象。对此,他试图做出分析。
他说:“第一个原因是朝鲜非常糟糕的经济。如果你特别饿,没有任何吃的,你的精力根本不会集中,你只会想到吃的东西,而不会想任何其他的事,这也是我自己的个人经历。”
奥斯汀说,尽管朝鲜目前正在进行一些市场化的试验,但是这种试验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他看来,在朝鲜看不到任何反抗迹象的第二个原因是独立社会组织的缺失。他说,从小学到老人院,你必须属于一个政府组织,这意味着你根本逃脱不了政府体系,也不可能成立自己独立的、不属于政府的组织。
这位叛逃者认为,朝鲜民众不反抗还有一个原因。
他说:“最后一个原因是缺乏有关民主的知识。为了证实我的看法,我查了朝鲜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本,包括有关朝鲜历史的课本,但是我找不到任何有关民主的概念或是信息。这意味着,政府根本不教有关民主的东西。”
布鲁金斯学会东亚政策研究中心韩国-朝鲜基金会朝鲜研究的首任主席文馨善(Katharine H.S.Moon)也认为,当你总是处于饥饿状态时,你很难成为你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命运的主宰者。
在她看来,朝鲜政权对民众实施的信息封锁和高压政策也导致他们不敢反抗。
她说:“除了经济上的困境,朝鲜政权对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朝鲜人之间相互非常的不信任,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不信任他人,不管是家人还是社区的成员。任何人显露出对政府不忠诚或是有这个倾向,都可能被报告给政府,所以他们倾向于什么也不说。如果人们连自己的家人或是社区的成员都不信任,很难出现一个批评当局的大的社会运动。”
同时也是卫斯理女子学院政治学教授的文馨善还以韩国的民主化进程为例说明,一个社会走向民主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分析:朝鲜政权比人们预计的稳定
一直关注朝鲜问题的前瑞典记者、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希尔伯斯坦(Benjamin Silberstein)认为,朝鲜政权比人们想象的要稳定。
他说:“如果人们认为朝鲜会因为不能承受自身之重而自动崩溃或是内爆,我认为,这是很天真的愿望。当人们提出朝鲜还能持续多久的问题时,我认为答案是,也许比人们预计的要长一些。”
制裁没有影响中朝边境贸易
希尔伯斯坦在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施了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制裁之后在中朝边境城市丹东进行了实地考察。他本来预计中朝边境贸易会因为这个制裁以及中朝关系恶化而有所减少,但他却看到,排队等待过海关的运货卡车超过了以往每天200辆的平均数量。
分析人士指出,多年来对朝鲜实施的经济制裁并没有影响到朝鲜政权的稳定。
专家:‘平壤之春’是危险的
卫斯理女子学院的文馨善教授认为,对朝鲜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发生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演变,而不是出现“阿拉伯之春”这种引发剧烈的社会和政治动荡的革命。
她说:“我认为,在目前希望朝鲜出现平壤之春是很危险的,因为掌权者的权力非常稳固,因为压制的手段非常严厉,我不希望朝鲜人受到伤害,不希望他们相互屠杀,或是以其他的方式相互伤害。”
文馨善教授说,朝鲜当局目前正在进行更多的市场经济方面的试验。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朝鲜年轻人获得更多来自外面的信息,这种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开始提出一些问题。因此,她认为,朝鲜是否会逐步发生改变还要看这两方面的发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