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9月26日讯】随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9月23日发布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4个信用缓释工具指引以及业务规则,市场普遍认为,CDS即将登陆中国金融市场。
CDS的到来,究竟是空头利器还是防范风险的工具?哪些人可以参与?曾经在次贷危机期间被少数人利用作为做空工具的CDS,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问题一:CDS,究竟是什么?
因次贷危机期间被少数人利用作为做空工具而被人熟知的CDS,全称是Credit Default Swap,官方解释是: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买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卖方就约定的一个或多个参考实体向信用保护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属于一种合约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CDS是一种风险转移的工具,本来持有债券的人承担债券的违约风险,而有了CDS,这种风险就可以被拿出来单独交易了,这就促进了流动性。如果有100块,而且想去做一个不用承担信用风险的投资,以前可能只能投资国债/国开债之类的,现在可以通过投资信用债+CDS的方式,确保没有信用风险。但是CDS也是双刃剑,它更不透明的规则和引入更多对手风险(因为卖给你CDS的人也有可能违约),以及由此提供的杠杆倍数很高的投机机会,一旦规模爆发,对金融市场稳定性也带来了影响。
CDS作为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发生债务违约时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规避信用风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问题二:CDS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中国为何现在开展业务?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今年以来信用违约事件不断发生,市场风险增多,投资者对冲风险的需求也出现了。
对于CDS的推出,交易商协会称,此举是为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丰富市场参与者风险管理手段,完善市场信用风险分散、分担机制。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随着中国债市刚性兑付逐步打破,信用债风险将面临市场定价,风险敞口无疑较政府隐形背书时代有相当幅度上升,为了债市健康流动,自然需要将这部分风险更好的定价流转甚至是相对独立化。CDS正是满足了以上需求。
问题三:中国版CDS,谁能玩?怎么玩?
想要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业务,参与者首先要加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为会员,成为核心交易商或一般交易商,并将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内部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制度送交易商协会备案。其中,核心交易商可与所有参与者进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一般交易商只能与核心交易商进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商一共有47家,国开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26家为核心交易商。
在交易规模上,任何一家核心交易商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净卖出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0%。任何一家一般交易商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净卖出总余额不得超过其相关产品规模或净资产的100%。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贷款不能直接拿来开展CDS。
根据业务规则,非金融企业参考实体,目前仅能够针对其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开展CDS业务,企业向银行借的贷款目前还不能通过CDS来防范违约风险。不过,对金融机构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问题四:中国版CDS,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兴业证券认为,CDS短期内有助于缓解风险承接青黄不接的风险,一方面,信用缓释工具实际上为“风险”提供了流动性,降低了风险的流动性溢价;另一方面,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可以通过叠加信用缓释工具的方式,将一部分的风险和收益剥离出去,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在信用事件的暴露可能仍将持续而市场投资者越来越关注风险的背景下,信用缓释工具这个市场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较快发展。
民生证券则认为,CDS的推出可以缓解银行“惜贷情绪”,盘活银行资产。通过设计实用可行的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能把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以合理的价格转移出去,“惜贷”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但CDS只是转移风险,而非化解风险。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核心需要关注的问题,仍然是央行以及监管层面对债券市场的态度以及措施,进而在当前高杠杆的市场环境下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会出现。
问题五:CDS来了,“次贷危机”会上演中国版吗?
CDS被认为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推手,在房价上涨的当下,不少人都会问,“次贷危机”会上演中国版吗?
首先回顾下CDS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在危机发生前,在低利率的背景下,银行等放贷机构不断放宽放贷标准,无收入、负担较重的客户,也可以采用首付低于15%甚至零首付的方式贷款买房,不想等二三十年才收回贷款的银行和信贷公司,索性把这些次级贷款打包,以证券的形式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分散风险。这就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RMBS);这些金融机构再把它们包装成担保债务凭证(CDO),卖给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存在,投资者就给这个产品买CDS对冲。
在中国,个人住房贷款抵押支持证券(RMBS)主要由银行和各地公积金中心发行。
2005年,建设银行首次发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但到了2008年,美国“两房”(房利美、房地美)由于大量吸收次级贷款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受此影响,中国搁置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直到2014年才重启。
尽管总量较小,不过今年以来,RMBS的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彭博汇总中债登和上清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以商业银行和公积金中心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开发行规模至少达约728亿元,是去年全年发行总量的近3倍。
目前来看,由于风险分散度较好,有房屋抵押且首付比例较高、单笔贷款入池金额占资产比例较小等原因,中国RMBS仍被认为是信用风险较低的优质产品。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提醒,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未来或面临调整可能会给RMBS的底层资产带来一些风险。
中国为何要推出CDS?
2015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出现了多起违约,包括国企和央企。对于还不习惯违约的中国投资者来说,带来了很多的恐慌,二级市场上两高一剩债券收益率飙升但是依然没有人敢买,政府推出CDS的目的本身,是为了给促进这些高收益债券的流动性。目前情况下CDS市场的发展,地方政府会是CDS最大的卖方,因为市场上没有谁敢去承担某些两高一剩公司的信用风险。
那么如果最终的结果是,政府卖出CDS,当然非常有利于地方的某些企业债券发行,因为政府担保从隐形彻底变成了显性,可是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监管怎么做呢?2014年限制城投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使政府的收支更加透明化,但是CDS如果有政府参与,那么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只会变得更高,如果这样,过不了几年还是会被叫停的。
总而言之,CDS是一种方便把债券的信用风险拆分出来单独交易,从而促进流动性和资产定价的工具。但是也是双刃剑,它更不透明的规则和引入更多对手风险(因为卖给你CDS的人也有可能违约),以及由此提供的杠杆倍数很高的投机机会,一旦规模爆发,对金融市场稳定性也带来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