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曾写下“月子弯弯照几州……得休休处且休休。”道诉沉痛。(图片来源:Pixabay)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年),南宋诗人杨万里在长江乘船夜航途经京口(今江苏镇江)时,听到拉纤船夫唱一首劳动号子:
张歌歌(哥哥),李歌歌,大家着力一齐拖。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几州。
其声凄婉,一唱众和。(“休休”有多种解释,这里或可当“咻咻”嘘气感叹声理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在当时流传的广泛程度,它的音调已经融化在劳动号子之中,成为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大众从心底里发出的悲苦呐喊。
杨万里受了启发,写就《竹枝歌》七首,其中一首云: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
面对半壁江山已失的现实(淮河以北全部割让给金人了),诗人心中的深哀剧痛可想而知,他一方面肯定了“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切写照,一方面又无限愤慨地指出:“(大好河山沦丧)愁煞了人,但是关月亮什么事?该咻咻嘘气时就得咻咻发声痛斥时弊。”
很显然,他的矛头直指屈辱的南宋小朝廷,认为老百姓的苦难与月无关,而是来自于统治者的昏庸无道。
不久,他就弃官返乡,态度非常坚决。
吴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后为苏南说唱音乐“弹词”所吸收,称为“山歌调”。南宋和明清时代诸多着录,如赵彦卫的《云麓漫抄》、叶盛的《水东日记》、冯梦龙的《山歌集》、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王世贞的《弇州四部稿》等,也都频频收录;传统的苏州弹词演出,更常常将其作为插曲运用。
因为是口耳相传,记忆有误,或经过人们增删加工,或因人因事而搬用,出现了一些不相同的版本,有的改动较大,旨趣大异,如: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团圆聚,几家流落在外头。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人欢乐几人愁,几人高楼行好酒,几人飘蓬在街头。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人快活几人愁,几人罗帐哀哀哭,几人歌唱上高楼。
月儿弯弯照九州,翻天风浪使人愁,白天摇船夜补网,苦难日子几时休。
月儿弯弯照九州,他人安逸惟我愁,痛悔当年赌场混,一生幸福水里丢。
月儿弯弯照九州,人生苦乐自寻求,一分勤力一分酬,生活有着不用愁。
民歌是时代的镜子,是亿万心扉的共振。《月儿弯弯照九州》表达人们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曲调朴实自然,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一唱三叹,颇能挑动人们神经的敏感,故能长期在民间辗转流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